8月25日,熊波大使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連線駐外使領館》節目采訪,介紹中越陸地邊界劃界二十周年暨勘界立碑十周年紀念活動,強調中越陸地邊界劃界重要歷史意義,展望兩國邊境地區合作光明前景。采訪實錄如下:
一、請熊波大使評價一下此次中越陸界紀念活動的意義。
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日前同越南副總理兼外長范平明共同出席了中越陸地邊界劃界二十周年和勘界立碑十周年紀念活動。雙方在當前形勢下舉辦這一活動,就是要撫今追昔,不忘中越傳統友誼的初心使命,牢記彼此共同的理想信念,推動中越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不斷向前發展,賦予兩國傳統友誼新的時代內涵。
中越陸地邊界劃界談判是在兩黨兩國領導人的親自關心和直接指導下,雙方本著“大局為重、互諒互讓、公平合理、友好協商”的精神,根據國際法,參照國際實踐,通過雙邊友好協商完成的?!吨性疥懙剡吔鐥l約》的成功簽署,是兩黨兩國站在歷史和未來的高度,著眼兩國人民根本長遠利益作出的重大決斷,為實現兩國邊境長治久安和繁榮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為中越關系的健康穩定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也為國與國之間通過協商談判解決邊界領土問題樹立了成功范例。
二、您認為目前兩國關系發展面臨的最大困難是什么?中越陸地邊界劃界對今后兩國海上爭議的解決有何指導意義?
海上問題是中越之間唯一懸而未決的重大問題。中越談判解決陸地邊界和北部灣劃界的成功實踐表明,中越雙方完全有能力、有智慧通過雙邊協商談判解決好海上問題。事實證明,堅持睦鄰友好是妥處敏感問題的政治保障,堅持對話協商是解決雙方分歧的正確途徑。只要雙方都堅持著眼大局,恪守共識,以誠相待,相向而行,就一定能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妥善解決辦法。在問題得到最終解決之前,雙方應積極探討和尋求共同開發等互利共贏的過渡性辦法,逐步積累互信,為最終解決問題創造條件。
當前,雙方應用好相關海上磋商機制,加強對話溝通,妥善管控分歧,推進務實合作,為推動兩國關系健康穩定發展,維護地區和平穩定作出積極努力。
三、中越兩國邊境合作對兩國關系發展有何重要意義?雙方應該如何加強合作?
二十年來,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越邊境地區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近1450公里的中越陸地邊界,已經成為促進兩國互利合作和人民友好往來的重要紐帶和橋梁。中國連續多年保持越南最大貿易伙伴地位,是越南農產品最大出口市場和制造業原材料重要來源國,其中邊貿總額每年超過1100億人民幣,陸路口岸人員往來達2300萬人次。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兩國邊境地區相關省市建立了聯防聯控合作機制,在有效保障邊境地區衛生安全的同時,積極保障兩國貿易通道通暢,為兩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越南地處中國—東盟互聯互通、乃至亞歐互聯互通重要通道,雙方應通過加強邊境地區合作,促進雙邊和區域合作發展。要加快“一帶一路”和“兩廊一圈”在邊境地區的對接融合,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對接力度,促進生產要素順暢流通,為推進中國—東盟合作和地區經濟一體化作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