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撣邦的當陽市位于緬甸、泰國、老撾交界的“金三角”地區,這里有一家經營了20多年的傳統茶園,用兩代人的努力,在曾經大量種植罌粟的土地上種滿了茶樹。今年,他們出產的春暉茶第一次走進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當陽市位于緬甸撣邦的東北部,屬于傳統意義上的“金三角”地區,這里的農民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大多以種植罌粟為生,收入微薄。
陳依依是第三代華僑,祖籍是云南騰沖,從爺爺那一代就來到緬甸生活。作為緬甸順昌隆生產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陳依依告訴記者,她和父親用了兩代人的努力,讓當地的農戶改種茶樹,脫離毒品產業鏈。“我們的茶園成立于1993年,從我父親那一輩開始做罌粟替代種植,前15年只有投入沒有產出,一開始農戶比較排斥,但現在已經有一些正面的回應了。農戶們看到了茶葉長遠的經濟利益,希望開始種茶,投入五年,也許未來百年都能以此為生。”
陳依依的茶葉品牌叫做“Mother's Love”,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中文翻譯成“春暉茶”,其中包括白茶,綠茶,古樹茶,茉莉花茶等多個品種。她說,緬北地區土地肥沃,氣候宜人,生產出的茶葉品質很好,讓更多的農戶看到種植茶葉能夠發家致富:“罌粟替代種植首先是要鼓勵農戶種茶,第二是要把工藝提高,把茶葉的價格提上去,才能保證農戶的收入,第三是茶產業能夠提供很多工作機會,比如我們的種植基地有2000多畝,每年茶葉采摘的季節有8個月,在這8個月里,附近村莊的村民,尤其是婦女就能得到工作機會,能夠靠采茶賺錢養家?!?/p>
陳依依說,現在最重要的是打開銷路,于是她將目光轉向了中國市場和上海進博會。她說,她們公司為參加2020年第三屆上海進博會做了很多準備,還出了新產品:“聯合國國際貿易中心(ITC)每年都會在東盟國家邀請5家企業去上海進博會參展,我們就是其中之一,為了能夠參展,我們還參加了很多線上的培訓和3次考試,比如如何在中國進行商品推廣,和中國人怎么握手怎么交談這樣的禮儀。為了這次展會我們還出了新的產品。”
由于疫情原因,陳依依本人沒能來到上海參加進博會。不過在她看來,他們的產品能夠在上海進博會這樣的國際大型展會上展出,對品牌的知名度提升有很大幫助:“進博會最重要的是曝光率,這是國際大型展會,全世界的人都會關注,也許我們的茶葉沒有賣出去,但會有很多人看到我們的產品。我們第一次去參加展會的時候,別人都會問我,緬甸有茶葉嗎?我希望讓大家知道,緬甸有茶葉,緬甸有很多茶葉,緬甸有很多高品質的茶葉,進博會給我們提供了更大的平臺?!?/p>
目前,春暉茶約有30%的產品份額出口到中國和東南亞其他國家,陳依依非??春弥袊鴱V大的市場,她說,進博會讓她看到了更加開放的中國,她相信緬甸出品的茶葉一定能在中國打開銷路:“中國有14億人口,我們做出好茶葉,比如湖北不喜歡,湖南也許會喜歡,湖南如果不喜歡,上海也許會喜歡,中國那么多省,那么多人,我的茶葉只要質量好,就一定有銷路,這是毋庸置疑的?,F在我們已經有一些顧客粉絲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