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上午,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臨時代辦楊欣應邀赴泰國著名學府瑪希敦大學,以“中國和中國的高等教育”為主題發表演講,使館文化處一等秘書宋若云陪同,瑪希敦大學校務委員會及各院系負責人出席。
楊欣結合日前勝利召開的中國共產黨十九屆五中全會主要精神,介紹了中國和中國高等教育在改革開放40余年來的發展及成就,分析了中泰兩國高等教育合作的優勢及現狀并探討了未來合作發展方向。
楊欣表示,中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是在改革開放40年來偉大歷史進程中實現的,源自于中國綜合國力增長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的豐碩成果,未來中國高等教育發展同中國的整體發展息息相關。中國共產黨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了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這次全會是在即將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高度評價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決定性成就,明確提出了“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的指導方針、主要目標、重點任務、重大舉措,集中回答了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如何實現發展這個重大問題。
楊欣指出,今年是中泰建交45周年。45年來,中泰關系取得長足發展,雙方政治互信不斷深化,務實合作碩果累累,人文交往日益密切。教育交流合作是中泰人文交流的重要領域,也是雙邊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泰王室親力親為,兩國政府高度重視下,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泰關系好上加好、親上加親,教育交流合作取得積極進展,中泰師生交流規模居東盟前列,兩國中文教學合作密切,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合作逐漸深入,地方民間教育合作交流更加廣泛。
關于未來兩國教育領域的合作,楊欣提出,應進一步完善政府間的教育合作機制、準入機制,為教育合作和交流提供制度性保障;進一步擴大教育交流領域,深化兩國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和基礎教育多層次、多形式的交流合作,并結合共建“一帶一路”和“泰國4.0”國家經濟發展戰略需求,進一步開展重點領域合作研究,如在數字經濟、大數據、信息科技等面向未來的高新技術領域方面的交流與合作。
瑪希敦大學校長班崇教授(Pro.Banchong Mahaisaviriya)感謝楊欣臨時代辦的演講,認為這對于校務委員會及各學院領導是一次難得的機會,有助于了解中國當今教育信息,為未來與中國大學合作提供了新思路。(來源:中國駐泰國大使館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