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由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和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共同主辦的中國共產黨同東南亞國家政黨首次對話會在廣西南寧舉行。緬甸聯邦議會議長兼人民院議長迪昆妙、執政的全國民主聯盟中央執委苗紐等東南亞國家5位議長、近40個執政黨參政黨和重要在野黨代表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參會。中國駐緬甸大使陳海視頻參與。
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宋濤、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出席會議并發表講話。宋濤重點介紹了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并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同東盟國家領導人共同引領下,中國與東盟率先開展區域抗疫合作,持續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本地區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恢復發展均走在世界前列。近期地區國家成功簽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為中國同東盟合作注入了新動力。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既是更好服務中國自身發展需要,也將更多造福世界各國特別是東南亞國家民眾。東盟作為中國近鄰和最大貿易伙伴,分享中國開放機遇和發展紅利的條件得天獨厚。中國共產黨同東南亞國家政黨舉行首次對話會,是雙方政治互信進一步提升的重要標志。我們愿同東南亞國家政黨一道,從中國-東盟合作大局出發,凝聚政治共識,深化經貿合作,促進人文交流,夯實社會基礎,推動中國-東盟關系上新臺階,堅定支持多邊主義和國際合作,維護世界和平穩定,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介紹了廣西積極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情況,表示廣西與東南亞國家山水相連、人文相通,具有“一灣相挽十一國,良性互動東中西”的獨特區位優勢,既是中國面向東南亞開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也是雙方加強政黨對話交流的橋梁和紐帶。廣西將加速構建新發展格局,抓住并用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簽署等機遇,借助中國-東盟博覽會等合作平臺,充分利用黨際交流渠道,為加強各國地方合作牽線搭橋,促進經貿投資、國際產能、科技創新、數字經濟等務實合作,為中國-東盟國家關系發展作出新貢獻。
與會政黨政要圍繞“共抗疫情挑戰”“共建繁榮絲路”“共促經濟民生”等議題進行充分交流。柬埔寨、老撾、緬甸、菲律賓、泰國等政黨領導人高度評價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領導中國取得的巨大發展成就,衷心感謝中國為東盟國家應對疫情提供的寶貴支持和幫助。與會政黨政要表示,十九屆五中全會不僅為中國未來發展描繪了更加清晰的路徑和更為光明的前景,也為世界特別是本地區國家提供了更多發展機遇。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和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的簽署,將極大地提升本地區貿易和投資合作水平。東南亞國家政黨愿以本次對話會為新的起點,同中國共產黨一道,堅定支持各國奉行睦鄰友好政策,促進相互了解和信任,努力實現本地區共同發展,堅持多邊主義,以團結合作應對困難挑戰,維護好本地區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為打造更加緊密的中國—東盟戰略伙伴關系貢獻更多政黨力量。
會議通過《中國共產黨和東南亞國家政黨關于促進新時代中國—東盟合作的共同倡議》。(來源:中國駐緬甸大使館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