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連六國 五載結碩果——瀾湄合作專項基金成果展在京開幕

2021-04-23 15:14    來源:瀾滄江-湄公河合作中國秘書處
字號:

4月13日,瀾湄合作專項基金成果展在北京開展。[中國網 吳曉山 攝]

瀾湄合作因水而生、因水結緣。4月13日,旨在展示瀾滄江—湄公河合作啟動五周年成果及六國人民美好情誼的瀾湄合作專項基金成果展在北京開展?,F場眾多與“水”有關的展品吸引了參觀者的關注。

4月13日,瀾湄合作專項基金成果展在北京開展。圖為展品水族箱。[中國網 吳曉山 攝]

展覽場地正中央設置了一組水族箱,水中精靈們靈動的身影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這里展示的是“瀾滄江-湄公河水生生物保護及漁業合作”項目的成果。該項目旨在通過培育推廣水產養殖新品種、開展聯合增殖放流活動等方式,促進瀾湄國家在水生生物保護及漁業領域的合作。

現場展示的絲尾鳠、大鱗四須鲃、雙孔魚和中國結魚都是瀾滄江-湄公河的土著魚,具有較高的生態價值。其中,生活在湍急水流中的雙孔魚是我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自2017年起,中國與老撾、柬埔寨、泰國等國家聯合開展了7次增殖放流魚苗活動,累計在湄公河增殖放流魚苗493.1萬尾,品種包括絲尾鳠、大鱗四須鲃、雙孔魚和中國結魚等,對瀾湄流域漁業資源快速養護、維護生態系統穩定、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另外兩個水族箱中分別展示了中國成功培育的水產養殖新品種福瑞鯉2號和克氏原螯蝦。這些魚蝦品種均可在稻田中養殖,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目前正由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組織有關單位在湄公河國家進行推廣。據介紹,這種稻田綜合種養模式可以使一畝地的收入提高300-400美元,為提高當地農民收入、助推脫貧攻堅發揮重要的作用。

農業是瀾湄合作專項基金的重點支持領域,到目前為止,瀾湄基金共提供了2.3億元人民幣支持農業項目。六國打造了“豐收瀾湄”項目集群,推廣分享農作物和農產品加工、存儲技術,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農業產業合作園區,增強次區域農業競爭力。

4月13日,瀾湄合作專項基金成果展在北京開展。圖為展品瀾湄國家農村取水凈水設施。[中國網 吳曉山 攝]

飲水安全是瀾湄水資源合作的重要關鍵詞?,F場展出的瀾湄國家農村取水凈水設施就展示了這方面的成果。該設施由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開發,單個設備可以供千人左右的村莊進行水質集中處理,然后分散供水,對來自湖泊、水庫、溪溝等水源的各種水質都能進行安全處理,達到直飲水標準。該技術目前已經發展成熟,在中國成功解決了1.7億人的安全飲水問題,積累了大量的成功經驗,并在柬埔寨、緬甸、老撾等國示范應用,顯著改善了當地民眾飲水衛生條件。

瀾湄合作專項基金項目“瀾湄甘泉行動計劃——瀾湄國家農村供水安全保障技術示范”由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瀾湄水資源合作中心和中水北方勘測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聯合實施。項目通過在柬埔寨、老撾和緬甸三國開展典型區域技術推廣與示范,幫助提升當地農村供水工程建設管理能力,為瀾湄地區農村供水安全工作提供典型經驗和技術支撐。

4月13日,瀾湄合作專項基金成果展在北京開展。圖為展品水文自動測報系統。[中國網 吳曉山 攝]

水文信息共享也是參觀者的關注焦點之一。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動化研究所開發的水文自動測報系統是“老撾、柬埔寨水文信息監測與傳輸技術示范”項目成果,目前已經在老撾、柬埔寨等國進行示范應用。該成果實現了湄公河流域流量、水位、雨量、風速、風向、溫度、濕度等水文關鍵要素在線自動測報和數據傳輸,有效提升了瀾湄國家水文信息共享水平,對水資源利用和防洪減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2020年11月1日起,中國水利部正式向湄公河五國及湄公河委員會提供瀾滄江允景洪和曼安兩個國際水文站的全年水文信息。同年11月30日,中國和緬甸等湄公河五國在北京共同啟動瀾湄水資源合作信息共享平臺網站,進一步加強六國在水資源數據、信息、知識、經驗和技術等方面的共享。

此次成果展以“江河情?瀾湄誼”為主題,聚焦水資源、農業、減貧扶貧、公共衛生、環境保護、人文交流、科技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等八大板塊,通過圖片、視頻和實物,集中展示五年來瀾湄基金項目合作成果,展現六國人民之間真誠相待、親如一家的美好情誼。

在展覽現場,來自北京語言大學的泰國留學生彭思梅說:“我們六個國家擁有一條共同的河。從瀾滄江到湄公河,六國同飲一江水,在經濟、文化等方面相互交流,實現優勢互補。希望這些合作項目可以一直持續下去,瀾湄合作的未來會更加美好?!?/p>

2016年3月,瀾湄六國領導人在海南正式啟動瀾湄合作機制。中方宣布設立瀾湄合作專項基金,提供3億美元支持瀾湄六國提出的中小型合作項目。目前,瀾湄基金已支持六國開展了500多個惠民項目,金額逾10億元人民幣,有力增進次區域民眾福祉,也成為促進六國民心相通的新紐帶。

欧美一级视频免费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最好精华液,aa日韩免费精品视频一,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女国产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