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瀾湄合作專項基金支持的“湄公河地區竹創新產品可持續發展在線培訓”項目開班儀式在仰光舉行。中國駐緬甸使館公參李小艷,緬甸科技部部長苗登覺、外交部培訓研究司司長昂敏出席并致辭,國際竹藤組織總干事阿里·穆秋姆在線致辭,湄公河國家駐緬使節或代表參加。
李小艷表示,本次培訓是繼2019年舉辦的“瀾湄國家竹利用市場前景與產業研討會”后,瀾湄合作專項基金支持緬方開展的又一個竹利用項目,充分體現了瀾湄合作機制接地氣、惠民生的特點。瀾湄合作啟動以來,堅持睦鄰友好、合作共贏、發展為先、民生為本,為瀾湄各國民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也為區域經濟平衡可持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習近平主席說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湄公河地區竹種資源豐富、分布集中,流域各國越來越重視竹資源開發利用。緬甸政府已將竹子納入土地修復計劃,并將建設竹種植和產業園。大力發展竹產業有助于湄公河國家消除貧困、改善民生、發展經濟、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
中國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產竹國,竹林地面積超過700萬公頃,2025年竹產業總產值將突破7000億元。我們愿同湄公河各國分享竹產業可持續發展經驗、先進實用的竹子開發利用技術和中國廣闊的竹產品消費市場,共同促進瀾湄區域竹產業可持續發展。希望參訓學員珍惜機會,認真學習技術、充分交流經驗,共同促進本區域竹產業發展,為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共建瀾湄美好家園作出積極貢獻。
苗登覺表示,瀾湄合作啟動五年來,在發展跨境經濟、加強產能合作、促進成員國工業化等方面取得巨大進展。感謝中國對基金項目的資金支持。中國在竹技術和竹產業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先進經驗為湄公河國家竹產業發展提供了寶貴借鑒。緬甸地理氣候條件適宜竹子生長,竹產業前景廣闊,但生產高附加值竹產品仍是短板。希望通過本次培訓班,學習中方先進竹加工技術和竹創新產品生產技術,助推緬甸擴大就業和國家社會經濟發展。
昂敏感謝中方通過瀾湄合作為緬甸和其他湄公河國家提供支持,表示其已成為地區最具活力的合作機制之一。2017年以來,瀾湄合作專項基金已支持緬甸開展72個項目,為保障緬甸人民健康安全、促進緬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緬方將繼續以瀾湄精神為指引,積極參與瀾湄合作。
阿里·穆秋姆表示,國際竹藤組織與“一帶一路”倡議目標高度契合,均致力于發展綠色可循環經濟。此次培訓將有助于提升流域國家竹產品制造和創新能力,推動形成地區可持續供應鏈。
本次培訓班為期5天,來自柬埔寨、老撾、緬甸、泰國、越南的38名學員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