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慶瀾湄周 | 瀾湄合作的“三不變”與“三變”

2022-03-21 16:50    來源:全球湄公河研究中心中國中心
字號:

瀾湄合作是首個由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六國共同創建的新型次區域合作機制,是中國—東盟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共商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平臺。自2016年正式啟動起來,瀾湄合作在機制建設、務實合作、命運共同體構建等方面取得豐碩成果,在次區域乃至區域合作中引領作用日漸凸顯??偨Y其成功經驗和啟示,我們可將如今的瀾湄合作與啟動初期的瀾湄合作相比較,從其“三不變”和“三變”中一窺究竟。

“三不變”中,一是堅持共商共建和睦鄰友好,與東盟共同體建設和中國—東盟合作優先領域相互補充。瀾湄合作由六國基于共同愿望而創建,六國定期舉行各層級會議,頻繁互訪,平等相待,共同擘畫合作藍圖。成立六國合作機制的倡議最早由泰國于2012年提出,中方作出積極回應,得到東盟國家一致歡迎。瀾湄合作三大支柱與東盟三大共同體、中國—東盟合作三大支柱高度一致,李克強總理在瀾湄合作第三次領導人會上也表示“愿通過瀾湄合作助力東盟共同體建設,深化中國—東盟戰略伙伴關系”。二是堅持民生為本、發展為先。瀾湄各國仍為發展中國家,參與地區合作的一大目的即以合作促發展。因此,與多數次區域合作機制的規則導向不同,瀾湄合作更多以發展為核心,開創了“發展為先、務實高效、項目為本”的瀾湄模式,致力于在次區域著力破解“發展缺位”這一難題,有效提升民眾生活水平。三是踐行開放包容理念。瀾湄合作廣泛吸納各方資源,在充分考慮和尊重各國發展愿景和規劃的基礎上,六國積極推動瀾湄合作與東盟、“一帶一路”倡議、三河流域機制、湄公河委員會、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等現有合作機制對接合作;中國還將湄公河次區域作為第三方市場合作的優先選擇,積極探討與日本、韓國、歐盟等在此開展第三方合作項目,以充分利用發展資源,推動次區域社會經濟發展。

“三變”中,一是機制建設更加完善。在“領導人引領、全方位覆蓋、各部門參與”的架構下,瀾湄合作多層次合作格局不斷發展。目前,瀾湄合作領導人會議、外長會(及其他部長級會議)、外交高官會和聯合工作組會等分工明確,高效運行,各合作中心(1.5軌平臺)、民間交流機制等多元立體合作平臺亦不斷完善。瀾湄合作“3+5+X”合作新架構逐步成型,《瀾湄合作五年行動計劃》及各優先領域行動計劃也陸續推出,有力推進了相關合作項目的協調與落實。二是參與主體不斷增多,各方熱情持續提升。通過與“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加強對接等,中國更多省份積極參與到瀾湄合作中來,不少商業及文化交流機構也看到了參與瀾湄合作的巨大機遇;截至目前,僅中方就有近50個中央部委、近20個省市和眾多智庫、高校、協會、企業和媒體投身合作進程。瀾湄國家各方還設立或舉辦了瀾湄商務理事會、瀾湄次區域國家商品博覽會、瀾湄國際電影周、瀾湄國家旅游城市合作論壇、瀾湄職業教育聯盟論壇等多項民間交流機制及活動,接地氣、具實效,有力促進了次區域民心相通。三是合作領域與時俱進。除五大優先領域不斷豐富合作內涵外,如今瀾湄合作還涉及數字經濟、科技創新、公共衛生、環保及氣候變化、教育培訓、文化交流等諸多領域。比如在公共衛生層面,六國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初期即召開外長會,以協調行動、共同抗疫為重點,探討建立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聯合處置機制;此后更是持續互相提供物資和技術支持,加強疫苗研發、生產、采購、接種、監管等領域合作,并在瀾湄合作專項基金框架下設立公共衛生專項資金以促進相關合作。

當前,面對國際地區風云變幻,瀾湄各國更需攜手合作,掀開次區域合作新的篇章。瀾湄合作的“三不變”和“三變”,一定程度上可看作是瀾湄合作的“初心”與“成長”,既是對過往經驗的總結,也可為新形勢下開展次區域合作提供更多思考。新形勢下,瀾湄合作應不忘“初心”,同時適應新形勢不斷“成長”,才能更好開啟瀾湄合作新的“金色5年”,不斷推動建設面向和平與繁榮的瀾湄國家命運共同體。

作者:馬婕 全球湄公河研究中心(中國中心)研究人員

欧美一级视频免费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最好精华液,aa日韩免费精品视频一,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女国产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