瀾湄合作是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六國(中國、柬埔寨、老撾、緬甸、泰國、越南)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型次區域合作機制,同時也是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平臺,自2016年啟動以來發展迅速,成果顯著,為增進六國互信、促進區域繁榮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瀾湄合作啟動六年來,海關總署認真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共同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理念,積極落實《瀾滄江—湄公河合作五年行動計劃(2018—2022)》等重要合作文件精神,與湄公河五國對口部門不斷深化檢疫準入、能力建設、緝私執法等各領域交流合作,推進瀾湄國家海關檢驗檢疫合作水平不斷發展提升。
海關關員對湄公河國家輸華農食產品進行檢疫。
推進農食產品準入,促進共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將“堅定不移同世界共享市場機遇,堅定不移推動高水平開放”。近年來,海關總署積極推進湄公河國家優質特色農食產品輸華準入,克服新冠疫情不利影響,創新采取遠程視頻檢查的方式代替傳統實地評估,開展擬輸華農產品風險分析工作,有力支持湄公河國家優質農產品、食品不斷擴大對華出口。目前,湄公河國家的水果、蔬菜、谷類、肉類、水產品、堅果、乳品、燕窩、中藥材等近400種農食產品已實現對華貿易。讓品種豐富的東南亞美食源源不斷地出現在中國消費者的餐桌,既有利于豐富國內消費市場,又有利于湄公河國家農業發展,農戶增收脫貧。
2021年6月17日,海關總署國際司胡蘭副司長出席“瀾湄國家海關與檢驗檢疫技術能力建設合作項目”——“瀾湄國家動物疫病管理線上培訓班”開班儀式并致歡迎辭。
打造能力建設品牌,攜手共同成長。2019年以來,在亞洲合作資金的支持下,海關總署積極籌備“瀾湄國家海關與檢驗檢疫技術能力建設合作項目”和“促進瀾滄江—湄公河沿線國家通關效能提升及次區域農產品貿易發展能力建設合作項目”。其中,“瀾湄國家海關與檢驗檢疫技術能力建設合作項目”于2021年6月—11月以線上方式成功舉行,創新采用“專家講座+交流研討+云參觀”線上線下互動教學模式,聚焦湄公河國家重點關注,設置了動物疫病管理、傳染病跨境傳播防控能力建設、海關通關便利化為主題的培訓班三期、海關政策聯通研討班一期。來自瀾湄國家共計342名海關、農業、衛生等領域官員參加了培訓和研討活動,通過精準聚焦、精品課程和精心安排,收獲了學員的積極評價和熱烈反響,打造了海關能力建設特色品牌,有力促進區域貿易和多雙邊經貿合作健康發展?!按龠M瀾滄江—湄公河沿線國家通關效能提升及次區域農產品貿易發展能力建設合作項目”將于2022年內實施,屆時將設置海關貿易便利化和檢驗檢疫技術能力提升培訓班兩期,邀請瀾湄國家海關、檢驗檢疫領域官員參加,共同就相關課程開展學習和交流。
2021年5月,中國海關在“湄龍”第三期行動期間查獲從法國寄往新加坡中轉深圳的象牙制品。
深化緝私執法合作,強化共同治理。為有效打擊毒品與瀕危野生動植物走私,維護地區貿易安全和便利,2018年以來,中國海關與越南海關在聯合國毒品與犯罪問題辦公室(UNODC)和世界海關組織亞太地區情報聯絡中心(亞太RILO)的支持下,先后在本地區發起了三期“湄龍”打擊毒品和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制品走私國際聯合行動,作為瀾湄合作和中國—東盟合作機制下海關執法合作的重要成果,有效打擊和震懾了區域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制品和毒品走私犯罪活動,成為亞太地區海關合作的典范項目。行動開展以來,共查獲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制品及毒品走私犯罪案件1316起,查獲各類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制品427噸,查獲毒品25噸,易制毒化學品129千克。此外,中國海關與湄公河國家持續深化緝私執法合作,有效實施全鏈條打擊跨境環境犯罪,獲得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和高度肯定,2021年11月,海關總署緝私局聯合新加坡公園局,黃埔海關緝私局聯合泰國、越南海關榮獲亞洲環境執法獎合作獎,進一步彰顯和深化瀾湄合作框架下海關執法合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