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3日是瀾滄江—湄公河合作啟動六周年。
作為流域內首個由中國、柬埔寨、老撾、緬甸、泰國、越南六國共商共建共享的次區域合作機制,瀾湄合作在短短6年時間里蓬勃發展,成為最具活力和發展潛力的次區域合作機制,為促進區域繁榮振興、增進各國民眾福祉作出積極貢獻。特別是在世紀疫情與百年變局的交織疊加背景下,瀾湄六國守正創新,共克時艱,聯合自強,馳而不息,推動瀾湄合作不斷發展壯大,欣欣向榮。
第一,推動機制因應所需,迭代升級。瀾湄合作在2016年啟動時搭建了“3+5合作框架”,涵蓋政治安全、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社會人文三大支柱,以及互聯互通、產能、跨境經濟、水資源、農業和減貧五個優先領域。2018年,因應瀾湄合作提質升級的新需求與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六國提出打造“3+5+X合作框架”,拓展海關、衛生、青年等新領域合作。2021年,六國進一步發揮各國地方政府重要作用,通過了《關于深化瀾滄江—湄公河國家地方合作的倡議》。云南、廣西、浙江、江蘇、上海、重慶、貴州等中國省區市面向湄公河國家,紛紛推出“瀾湄合作中國藤球公開賽”“浙江瀾湄果業活動周”“江蘇瀾湄日”“瀾湄青年交流校地合作論壇”“瀾湄合作鄉村振興研究中心”等舉措。同時,瀾湄合作與湄公河委員會、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三河流域機制等其他機制不斷加深合作、協調發展,共同助力東盟共同體建設,促進南南合作,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
第二,共克疫情挑戰,勇毅前行。瀾湄合作一直將公共衛生作為重要合作領域,為六國攜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提供助力與保障。柬埔寨、老撾等湄公河國家大力聲援中國抗疫,中國也向湄公河五國提供檢測試劑、口罩、防護服等多批抗疫物資,舉辦抗疫經驗交流會,派出醫療專家組,援建核酸檢測實驗室和方艙醫院,幫助各國抗疫。截至2021年底,中國通過援助和商采等方式共向湄公河國家提供約1.9億劑疫苗。2021年,瀾湄六國通過了《關于在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框架下深化傳統醫藥合作的聯合聲明》,一致支持傳統醫藥參與區域疫情防控,促進各國公共衛生事業發展。此外,中方還提供瀾湄公共衛生專項資金,支持實施疫情監測、跨境傳染病防控等項目,護佑六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第三,力促可持續發展,和諧共生。瀾湄合作“因水而生、因水而興”,大力推動六國水紐帶建設。瀾湄水資源合作信息共享平臺網站自2020年開通以來受到區域各國高度認可。2021年底第二屆瀾湄水資源合作論壇成功舉辦,發布《第二屆瀾湄水資源合作論壇北京倡議》,致力于將瀾湄水資源合作推向新高度,共同打造友誼之河、合作之河、繁榮之河。瀾湄合作持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高地的打造。六國共同實施《瀾湄環境合作戰略》和“綠色瀾湄計劃”,啟動“綠色低碳與可持續基礎設施知識共享平臺”與“促進可持續生計的生態系統管理改善試點”等項目。2021年第六次外長會發表《關于加強瀾滄江—湄公河國家可持續發展合作的聯合聲明》,推動打造環境友好和創新驅動的經濟增長模式,助力區域實現更美好、更綠色和更智能的疫后重建。
第四,實現經貿合作逆勢上揚,提質升級。瀾湄合作優先開展跨境經濟合作,大力推動六國經貿往來,為瀾湄國家開啟《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時代奠定基礎。2021年,中國與湄公河國家貿易額在疫情肆虐背景下逆勢上揚,達到3980億美元,同比增長23%。六國積極深化“陸海新通道”合作,加快貿易通關便利化、產能與互聯互通、數字經濟和科技創新合作。中老鐵路開通運行,中企承接的越南首條城市輕軌項目和泰國素萬那普機場新候機樓等一大批互聯互通項目陸續完工,為促進區域經濟提質升級注入持久動力。
第五,鞏固地區民心相通,心心相融。疫情沒有阻斷瀾湄六國人民之間的友好情誼。2021年3月,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和湄公河五國駐華大使共同出席慶祝瀾湄合作啟動五周年暨2021年“瀾湄周”招待會,一致表示將繼續推動瀾湄合作不斷發展壯大,努力打造區域合作新模式,建設發展繁榮新高地?!盀戜芈糜纬鞘泻献髀撁舜髸邽戜厥虚L文化旅游論壇”“瀾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對話會”“2021瀾湄萬里行中外媒體大型采訪活動”“2021年瀾湄電視周”“瀾湄青年在線:瀾湄區域治理講習班”等一系列社會人文交流活動相繼舉辦,展現出令人贊嘆的瀾湄活力,不斷增進“瀾湄心聯通”。
崢嶸歲月,莫逆于心。在這風云變幻的6年里,瀾湄合作承載著六國的期望與愿景,在前疫情時代下順勢而為、乘風破浪,也必將在后疫情時代中風勁帆滿、行穩致遠。面對新的歷史機遇,六國命運與共、心心相印,將不斷推動“瀾湄硬聯通”“瀾湄軟聯通”與“瀾湄心聯通”,共謀瀾湄新發展,擘畫瀾湄新藍圖!
(作者:張勵 復旦大學一帶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瀾湄青年交流合作中心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