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6日,外交部亞洲司司長劉勁松會見泰國駐華大使阿塔育,就中泰關系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地區問題交換了意見。
劉表示,今年是中泰建立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十周年。兩國高層交往頻繁,務實合作成果豐碩,今年前四個月雙邊貿易額增長7.7%,中國對泰投資額增長72.4%,“中泰一家親”不斷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站在兩國關系新的起點上,中方愿同泰方持續深化互聯互通、經貿投資、人文交流等各領域合作,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攜手推進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落地,在金磚、亞太經合組織(APEC)等多邊機制中加強協調,共襄“亞洲時刻”盛舉。
劉表示,亞太是我們共同的家園,需要中泰等地區國家共同珍惜、維護和經營。域外形勢越是風高浪急,域內國家越要定住神、把穩舵。當前亞太有三件舒心事、三件糟心事。舒心事一是較之歐洲等全球其他地方,本地區相對和平穩定,地區熱點總體可控,經濟韌性充分展現。二是絕大多數地區國家聚焦經濟建設,堅持和平發展,致力于睦鄰友好、多邊主義和區域合作。三是中國和東盟等地區國家都主張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合作要升級,都強調外交獨立自主、穩健周全,都堅持要由亞洲國家按亞洲方式妥善解決亞洲地面上的爭端。糟心事一是個別國家熱衷拉幫結派、搞小圈子、推“新冷戰”,實際上在搞陣營對立、分裂對抗。二是有些勢力在雙多邊場合露骨地挑戰不干涉內政原則,挑戰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和以世貿組織為基石的多邊貿易體制。三是亞洲經濟、金融面臨疫情延宕、俄烏沖突外溢效應、特別是美聯儲加息三重沖擊。美國之前激進印鈔發鈔,而今又激進加息縮表,給地區國家金融穩定帶來巨大壓力。
劉表示,個別國家宣揚“今日之烏克蘭或為明日之東亞”,這種說法包藏禍心,是為自己搞軍事擴張和境外干預造輿論、打掩護,高估了自己混淆視聽、渾水摸魚的能力,低估了東亞各國的戰略眼力和戰略定力。臺灣問題同烏克蘭問題的性質完全不同,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來干涉。
劉表示,有人聲稱“印太經濟框架”(IPEF)是要建立自由、開放、包容的新秩序,實際上是企圖用自己制定的標準和規則框住別國。美方近期提出所謂“投資、聯盟、競爭”的對華關系“三點論”,較之前的三分法換湯不換藥,本質上都是運用美國內外全部資源,企圖塑造中國周邊環境、誘壓中國周邊國家,對華全方位圍堵打壓。美對東盟主導的地區架構感覺不順手、不滿意,就另起爐灶搞美英澳三邊安全伙伴關系(AUKUS)、美日印澳四邊機制(QUAD)等各種小集團、小圈子、小山頭。美新近推出的IPEF是“印太戰略”的補丁。泰國暹羅智庫主席近日公開撰文指出,IPEF別有用心,服務美國私利,理念“狹隘排他”,加入IPEF的亞洲國家希借此擴大對美出口,而美則漠視地區國家希望削減關稅和擴大市場準入的需求。誰是虛情假意、誰是真心實意幫助東盟促進區域合作,相信東盟國家心知肚明。
劉說,泰國有句諺語“鱷魚攔河”。如果任由“鱷魚”橫行霸道,本地區就會不得安寧。中泰都是本地區重要國家,都是多邊主義的倡導者、受益者和維護者,要堅持捍衛公平正義,堅持開放包容的區域主義,堅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自主自愿、協商一致的APEC方式。同時警惕和抑制區域合作碎片化、陣營化、意識形態化的負面動向,為亞太持久和平發展注入更多穩定性、確定性。
阿塔育高度贊賞泰中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期待以高層交往為引領,同中方進一步深化各領域交流合作。泰國正在積極籌備將于11月舉行的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愿同包括中方在內的所有成員一道,加強溝通協調,堅持“開放、聯通、平衡”主題,聚焦發展與合作,探討當前亞太國家普遍關注的能源價格上漲、糧食短缺等現實問題,推動亞太經濟治理取得更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