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第六屆瀾滄江—湄公河流域治理與發展青年創新設計大賽(YICMG2022)決賽在復旦大學開幕。本屆賽事依托“瀾湄青年在線”平臺線上舉行,瀾湄六國青年“云”端相聚,共享創新創業智慧碰撞,共譜瀾湄合作新詩篇。
復旦大學黨委副書記尹冬梅,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鄧曉賢,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副州長郭虎春,泰國宋卡王子大學校長尼瓦特·基奧普拉杜布(Niwat Keawpradub)、副校長塔克恩·黃西里科特(Thakerng Wongsirichot),泰國宋卡王子大學董里校區副校長烏東鵬·培派波恩(Udomphon Puetpaiboon)等主辦單位代表,瀾湄水資源合作中心交流聯絡處處長高立洪,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亞洲大洋洲工作處副處長周國榮等指導單位代表,青海大學副校長任延明,廣西財經學院原副校長、海上絲綢之路與廣西區域發展研究院院長潘慧,柬埔寨金邊皇家大學發展研究院院長讓·撒迪(Rath Sethik),老撾國立大學副校長宋占·本潘米(Somchanh Bounphanmy),緬甸仰光大學副校長蒂達爾·艾(Thidar Aye),越南河內人文社科大學副校長陶青長(Dao Thanh Truong),越南河內人文社科大學學術事務辦公室主任裴青楠(Bui Thanh Nam)等瀾滄江湄公河流域的其他高校代表,以及來自六國高校的專家評委、青年選手在現場或線上參加了當日活動。開幕式由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院長蘇長和主持。
尹冬梅代表主辦方和賽事國際組委會致辭。她表示,瀾湄合作機制走過6年,瀾湄青創賽舉辦6屆,瀾湄青年交流合作中心聚合6國,無時無刻不體現著“瀾湄速度”和“瀾湄效率”。6年來我們合力打造瀾湄在線教育合作平臺,通過“瀾湄青年在線”、瀾湄高校教師線上教學論壇、教學技能培訓、瀾湄流域治理講習班等項目,加強高校間交流互鑒,深化高等教育合作,共同促進瀾湄流域高等教育發展。今年青創賽的主題“公共衛生與醫療保障”,也體現了對疫情的復雜形勢的一種及時的、重要的關切。期待本屆青年選手深入交流、通力協作,為瀾湄流域甚至全人類戰勝公共衛生領域面臨的困難和挑戰貢獻青春力量。
瀾湄青創賽自2018年啟動六國輪辦機制。國際組委會代表,尼瓦特·基奧普拉杜布(Niwat Keawpradub)在開幕式上表示,瀾滄江—湄公河地區是亞洲乃至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地區之一,青年人應當為瀾湄區域創造更安全、更健康的未來而不懈努力,圍繞這條被六國共享的河流,共同構建瀾湄發展共同體。宋卡王子大學再次表示對 YICMG系列活動的大力支持,在未來將與六國高校攜手,推動區域間高等教育、文化、科研、商務和創業等領域合作共贏。
指導單位代表高立洪在致辭中強調,瀾湄合作因水而生,因水而興。青年人才的成長,與瀾湄各國未來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息息相關。在提高水治理能力、深化國際合作方面,瀾湄六國的青年精英承載著偉大的歷史使命。希望青年學子發揮紐帶和使者作用,積極參與瀾湄水資源合作,為水資源可持續管理和利用、構建更加緊密的瀾湄國家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瀾滄江—湄公河發源地玉樹見證著瀾湄青創賽從萌芽到成長,向站位更高、內涵更深、形式更廣、影響更大的方向不斷發展。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州長郭虎春表示,希望以瀾湄青創賽為平臺,弘揚瀾滄江—湄公河的源頭文化;期望能有更多流域治理和可持續發展的實踐落地玉樹,實現六國青年“共商、共建、共享、共贏”的愿景,讓瀾湄合作的真摯情誼源遠流長。
瀾湄情緣,六國六年。在開幕式的結尾,全體與會人員面向鏡頭豎起大拇指,為第六屆瀾湄青創賽點贊,為瀾湄區域合作的“金色樣板”點贊,更為“共飲一江水,命運緊相連”的瀾湄精神點贊。
同日,瀾湄青年交流合作中心理事會第五次會議暨第六屆瀾湄青創賽國際組委會會議線上舉行。復旦大學副校長陳志敏主持會議。六國代表針對2023年、2024年賽事舉行,瀾湄青年交流合作中心工作設想,以及瀾湄六國教育合作等事宜進行了討論。各理事單位就進一步推動瀾湄六國高等教育和青年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的合作進行了探討交流,達成一系列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