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至26日,“感知瀾滄江共話瀾湄情”活動在云南成功舉辦。中國外交部、水利部代表,來自柬埔寨、老撾、緬甸、泰國和越南的駐華使節,在華青年留學生,中方相關專家,中外媒體記者等50余名代表參加活動,并就進一步深化瀾湄水資源務實合作進行了深入交流。
活動期間,與會代表走訪了糯扎渡水電站、曼咪移民村,允景洪水文站、景洪電廠,并結合參訪體會,就推動瀾湄水資源合作提質升級交流座談。
外交部邊界與海洋事務司參贊周宏友,瀾湄水資源合作中心主任郝釗,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總安全師王永祥,緬甸駐華大使館代辦杜欣瑪泰出席活動座談會并致辭。
周宏友表示,十分榮幸與各位湄公河國家的使節、青年留學生在云南參觀了糯扎渡、景洪水電站,允景洪水文站等水利設施,聆聽了上游和下游國家攜手應對水旱災害的動人故事,深刻感受到了瀾滄江—湄公河的橋梁紐帶作用,對“同飲一江水,命運緊相連”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指出,瀾湄合作作為首個流域六國共同參與的新型次區域合作機制,啟動六年來發展迅速,成果顯著,成功打造了區域合作的“金色樣板”,特別是水資源領域合作成果豐碩。中方將繼續落實瀾湄六國領導人達成的共識,持之以恒謀合作、全心全意促發展,推動瀾湄合作不斷提質升級。他勉勵瀾湄國家青年發揚瀾湄合作精神,續寫瀾湄大家庭的友誼,共同開創瀾湄合作美好新篇章,為建設繁榮穩定的瀾湄地區作出貢獻。
郝釗表示,瀾湄合作因水而生,因水而興。瀾湄合作機制成立六年來,瀾湄六國水資源領域積極踐行瀾湄合作三次領導人會議精神,不斷完善水資源合作機制,強化規劃引領,加強技術交流與人才培養,開展務實項目合作,推動信息共享,加強聯合研究,不斷拓展瀾湄水資源合作朋友圈,推動瀾湄水資源合作提質升級,不斷提升區域水治理能力,為流域各國帶來實實在在的民生福祉。中方連續19年向湄公河國家提供瀾滄江水文信息并在2020年將信息范圍拓展為全年,為湄公河流域防洪減災作出重要貢獻。希望在座的官員、專家、媒體及青年能夠對瀾滄江—湄公河流域水旱災害成因保持客觀科學的態度,充分認可瀾滄江水電站“調豐補枯”積極作用,并把這些客觀科學的信息傳遞給公眾,為瀾湄水資源合作繼續營造良好的氛圍。
王永祥指出,中國華能集團珍視這種親如一家的情感紐帶,積極推動綠色“一帶一路”走深走實,在瀾湄地區開展綠色水電項目合作,成功在緬甸投運瑞麗江一級水電站、在柬埔寨投運桑河二級水電站。為緬、柬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安全可靠、綠色清潔的電能,也為當地供水和生態保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撐,造福了一方百姓。華能集團愿勇做瀾湄合作大戰略大布局的踐行者,深化與湄公河五國在能源電力領域的溝通交流,聚焦見效更快、更接地氣、更聚人心的項目合作機會,進一步豐富瀾湄綠色能源合作內涵,為打造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示范區、全球發展倡議先行區、全球安全倡議實驗區,建設更為緊密的瀾湄國家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緬甸駐華大使館臨時代辦杜欣瑪泰贊賞中國與湄公河國家在加強瀾滄江—湄公河水資源管理務實合作、為瀾湄流域經濟發展帶和瀾湄國家命運共同體提供水安全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對中方持續向湄公河國家分享水文信息及提供瀾湄合作基金項目支持表示感謝。她指出,瀾滄江—湄公河流經六國,是六國的共同財富,流域各國有責任共同保護瀾湄流域的可持續發展。瀾湄六國應落實瀾湄合作第七次外長會精神,堅持加強水資源、環境、氣象等領域的合作,探索建立瀾湄災害管理合作機制。緬甸愿秉承瀾湄精神,繼續以可持續的方式實現瀾滄江—湄公河地區的和平、繁榮和發展。
座談會期間,湄公河國家駐華使節及青年留學生代表分享了參訪體會及對瀾湄水資源合作的意見建議,表示充分認識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對應對水旱災害及流域水資源可持續管理與利用的重要作用,感受到中方在水電開發中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感受到瀾湄六國親如一家的文化氛圍,還收獲了友誼。來自華能瀾滄江公司和允景洪水文站的中方青年代表則結合工作實際,分享了參與中方對湄公河國家報汛工作經歷,展現出青年對水利事業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