瀾湄六國同飲一江水,自古命運相連,合作歷史悠久。農業是瀾湄合作五大優先領域之一。瀾湄合作啟動六年來,農業合作成果不斷涌現,合作領域日益多元,合作基礎愈發牢固,實現了從“生根發芽”到“茁壯成長”的階段性蛻變。水果是瀾湄區域的重要農產品,果業生產與貿易影響各國果農的生存與發展。
為促進后疫情時代經濟復蘇,有效提升瀾湄區域水果等農產品質量,助力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在瀾湄合作專項基金支持下,農業農村部對外經濟合作中心組織實施了“果品質量安全瀾湄行”,與中檢集團溯源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合作,在湄公河國家開展質量安全示范果園與跨境水果追溯體系建設,從產業鏈源頭開展質量安全工作,提升果園標準化種植管理技術和綜合管理能力,提高瀾湄區域水果競爭力,帶動輸華果品質量安全提質增效,助力當地果農增收致富。
在境外,項目團隊聯合柬埔寨、泰國當地工作小組,根據《2022年果品質量安全瀾湄行項目實施方案》,選定當地果園開展標準化建設。
今年3月16日,中國海關總署與柬埔寨農林漁業部正式簽署“柬埔寨新鮮龍眼輸華檢驗檢疫議定書”;9月7日,中國海關總署公布了“柬埔寨龍眼輸華注冊果園和包裝廠名單”,標志著龍眼成為繼香蕉、芒果之后,柬埔寨直接出口中國的第三種新鮮水果;10月27日,柬埔寨龍眼出口中國啟動儀式在金邊成功舉行,成為中柬農業合作的又一實質性成果。
柬埔寨、泰國工作小組經過評估與分析,分別選定柬埔寨薩占倫(Sar Cham Roeurn)龍眼果園和泰國NC椰子園進行標準化建設,已完成果園實地調研,全面掌握果園的種植品種及規模、輸華情況、種植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質量管理實施情況以及采收、倉儲、包裝加工過程,及時發現果園目前在種植操作、管理規范、人員專業技能及硬件等方面的問題與不足。
項目團隊針對問題從果園標準化入手,結合我國對進口水果檢驗檢疫等質量安全要求和雙邊議定書規定等,指導果園制定切合實際情況的標準化種植管理規程和龍眼、椰子果園綜合管理規程,對果園環境、果品生長、果園管理等環節建立標準化質量安全示范體系,對技術人員進行定制化培訓,使該果園符合良好農業操作規范相關要求。
在國內,由農業農村部國際合作司主辦、農業農村部對外經濟合作中心和北京市延慶區人民政府承辦的第二屆瀾湄水果節于2022年7月在京成功舉辦,中檢集團溯源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支持開展的“果香瀾湄”產銷對接直播活動是其中的精彩一環。廣受好評的水果節為瀾湄六國的果業相關方搭建了良好的投資貿易宣傳平臺,促進了區域內特色果品發展經驗交流互鑒,深化了果業經貿合作。
果品質量安全永遠在路上,通過果品項目以實際行動推動瀾湄果業發展,成效顯著,碩果累累,讓果香飄滿九州,讓豐收走進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