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記者:本周是2023年“瀾湄周”。中方如何評價瀾湄合作啟動七年來取得的進展?對瀾湄合作未來發展有何期待?
汪文斌:作為首個由流域國家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型次區域合作機制,瀾湄合作啟動七年來持續高水平發展,成為次區域合作的“金色樣板”。去年7月在緬甸舉辦的瀾湄合作第七次外長會上,六國同意共同打造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示范區、全球發展倡議先行區、全球安全倡議實驗區,建設更為緊密的瀾湄國家命運共同體。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年來瀾湄合作“水漲船高”,成果豐碩。習近平主席與湄公河國家領導人以靈活方式保持戰略溝通,為瀾湄合作領航定向。湄公河五國都加入了“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積極響應全球安全倡議,積極參與和探討兩大倡議框架下合作。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繼續走實,中老鐵路開通一年來客貨兩旺,中泰鐵路建設穩步推進,中老泰聯通發展構想正式啟動。2022年,中國同湄公河五國貿易額達4167億美元,同比增長5%。中國從湄公河五國進口農產品總額增長22%。第二屆瀾湄水果節成功舉辦,更多榴蓮、燕窩、龍眼、椰子等五國特色農產品進入中國老百姓菜籃子。“瀾湄農業合作百千萬行動計劃”啟動以來為湄公河國家培訓了1300人次農技人員?!盀戜嘏d水惠民計劃”為湄公河國家開展了農村供水示范、小流域治理示范、水庫大壩“體檢”等10多個項目。瀾湄合作專項基金已支持五國開展數百個民生項目。瀾湄公共衛生專項資金支持的中緬合作新冠疫苗在仰光正式投產。特別是中方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政策后,泰、柬、老、越四國成為中方恢復中國公民出境團隊游試點國家,中國與湄公河國家人員往來迅速增多。僅今年一月,就有近10萬人次中國游客赴泰國,2.4萬人次中國游客前往柬埔寨。老撾、越南預計今年全年將分別接待中國游客近40萬和400萬人次。
當前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全球經濟復蘇乏力,中國正在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將為湄公河國家發展帶來新的利好,也將為瀾湄合作增添更大動能,為次區域實現和平與發展注入更多“源頭活水”。
今年“瀾湄周”和之后一段時間,中方20個部委和10多個地方省市將舉辦“瀾湄水資源合作成果展”“瀾湄綠色低碳與可持續基礎設施知識共享圓桌對話”“瀾湄世界遺產對話會”“瀾湄中醫藥傳統文化宣傳日”“中老緬泰湄公河聯合巡邏執法友好交流活動”等50多項豐富多彩的活動。我們也歡迎媒體朋友們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