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湄公河五國山水相連、人文相通,共飲一江水,親如一家人。2023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提出十周年、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提出十周年。瀾湄合作是瀾湄六國一道發起和推進的重要事業。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的背景下,瀾湄六國加強團結合作,同行現代化之路,為次區域繁榮發展注入更多新活力。六國風雨與共,共同建設面向和平與繁榮的瀾湄國家命運共同體,攜手打造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示范區、全球發展倡議先行區、全球安全倡議實驗區和全球文明倡議首善區。
中國外文局、云南省南亞東南亞區域國際傳播中心等單位共同評選出“瀾湄合作2023年度十大新聞”,展示中國參與瀾湄及湄公河次區域合作的豐碩成果,展現六國心心相通、親如一家的瀾湄情誼。
元首外交引領方向
瀾湄國家命運共同體建設走深走實
2023年,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掌舵領航下,瀾湄國家命運共同體建設走深走實,次區域繁榮發展開啟嶄新篇章。
2023年正值中越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建立15周年。在中越兩國人民共同的傳統節日——癸卯春節到來之際,習近平與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互致新春賀信(1月14日);致電武文賞,祝賀他就任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主席(3月2日);對越南進行國事訪問,宣布中越兩黨兩國關系新定位,在深化中越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基礎上,攜手構建具有戰略意義的中越命運共同體,推動中越關系邁上新臺階(12月12日至12月13日)。
2023年是中柬建交65周年和“中柬友好年”。習近平分別兩次會見柬埔寨國王西哈莫尼和首相洪瑪奈,并同洪森親王保持戰略溝通,為新時代中柬命運共同體建設擘畫宏偉藍圖。
10月,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老撾國家主席通倫、越南國家主席武文賞、柬埔寨首相洪瑪奈、泰國總理賽塔等湄公河國家政要來華出席論壇,高度評價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次區域發展所作的積極貢獻。
元首外交為次區域發展注入寶貴確定性和穩定性,為瀾湄國家命運共同體開辟更加光明未來。
六國高層往來密切
互信互動引領多領域合作有序推進
12月25日,國務院總理李強以視頻方式出席瀾滄江—湄公河合作第四次領導人會議。李強和緬甸領導人敏昂萊共同主持會議,柬埔寨首相洪瑪奈、老撾總理宋賽、泰國總理賽塔、越南總理范明政出席。
李強就加強瀾湄合作提出深化融通發展、推進綠色合作、加強安全治理、深化人文交流等四點建議。
與會領導人高度評價瀾湄合作取得的豐碩成果,表示瀾湄合作是增進地區人民福祉、維護地區和平與發展、促進地區經濟一體化的重要平臺。六國要共享機遇、共迎挑戰,共同規劃瀾湄合作未來發展。
會議發表《瀾湄合作第四次領導人會議內比都宣言》《瀾湄合作五年行動計劃(2023—2027)》和《瀾湄地區創新走廊建設共同倡議》。
6月26日,國務院總理李強同來華進行正式訪問的越南總理范明政會談,并共同見證簽署多項雙邊合作文件。
瀾湄六國高層互動頻繁,筑牢瀾湄合作根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趙樂際在北京先后會見越共中央書記處書記、越南祖國陣線中央委員會主席杜文戰、老撾國會主席賽宋蓬等政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在京會見了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越南總理范明政等政要。
2023年12月7日,瀾湄合作第八次外長會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表示,瀾湄合作起點高、發展快、受益廣,合作廣度深度不斷拓展,為次區域繁榮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為次區域人民帶來實實在在利益。會議回顧了瀾湄合作進展,規劃了下階段重點工作,為瀾湄合作第四次領導人會議做好了籌備。會期,散發了《瀾湄合作五年行動計劃2022年度進展報告》和《瀾湄合作專項基金2023年度支持項目清單》。
經濟復蘇勢頭良好
瀾湄流域經濟發展帶建設成果豐碩
發展繁榮是民心所向。2023年以來,面對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全球通脹水平仍然較高等復雜嚴峻情況,瀾湄國家緊密攜手推動區域互聯,拓展發展空間,客流、物流、信息流高效交換,合作提質升級。
中老鐵路開通運營迎來兩周年。截至2023年12月2日,中老鐵路累計發送旅客2420萬人次、貨物2910萬噸,黃金大通道效應日益凸顯,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活力。
區域互聯新成果,成為發展合作“加速器”。2023年4月,中老鐵路從中國昆明南站、老撾萬象站開行雙向對開國際旅客列車;10月,柬埔寨暹粒吳哥國際機場通航運營,瀾湄國家民眾往來更加便利。
截至2023年12月10日,中國開遠至越南海防間的米軌中亞班列開行超4260列,累計完成跨境貨物運輸超168萬噸。廣西開出首趟“越南同奈—中國廣西—中國云南”氧化鋁鐵水聯運班列。柬埔寨金邊至西哈努克港高速公路運營順利。全國首列“中老泰”全鐵快速貨運列車從成都國際鐵路港駛出。
展會、對接會成為區域共贏合作重要平臺。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湄公河國家產品受到各方青睞。瀾湄合作經濟技術展覽會亮相越南,第四屆緬甸(臘戍)—中國(臨滄)邊境經濟貿易交易會暨緬甸(內比都)—中國(臨滄)經濟貿易展洽會在緬甸內比都開幕,為各方提供新機遇。
營造更加安全的發展環境
打造全球安全倡議實驗區
營造更加安全的發展環境,是瀾湄六國的共同愿望。面對全球和本地區新的安全形勢,瀾湄六國攜手踐行全球安全倡議,共謀安全治理新路徑,地區安全與穩定得到有力維護。
2023年中國與湄公河五國在應對網絡賭博、電信詐騙等非傳統安全領域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中緬聯合打擊電信詐騙行動取得重大進展,2023年,緬北相關地方執法部門共向中方移交電詐犯罪嫌疑人4.1萬名。2023年12月,《瀾湄合作第四次領導人會議內比都宣言》明確強調要進一步強化執法領域務實合作,維護次區域社會穩定及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
第二屆瀾湄流域安全合作論壇、瀾湄非傳統安全合作研討會等活動持續開展,為瀾湄合作創造清朗環境,對于共同打造全球安全倡議實驗區發揮積極作用。
到2023年12月,中老緬泰已聯合開展136次湄公河聯合巡邏執法行動,湄公河國際航運安全得到有力保障;2023年中國?老撾漁政聯合執法暨增殖放流活動,瀾湄六國執法安全合作持續擴大深化。
數字領域合作多點開花
激發“數字絲路”新動能
2023年,瀾湄六國在數字化領域重點著墨,積極推進合作機制、基礎設施、科技應用、人才培養等領域合作,數字互聯互通水平進一步提高,“數字絲路”新動能進一步激發,六國共享數字紅利,共促區域經濟復蘇與發展。
瀾湄六國積極構建多層次、多領域、多形式的數字交流合作機制。中國同緬甸、柬埔寨、老撾、泰國、越南等國家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數字經濟高級別論壇上共同發布《“一帶一路”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北京倡議》,提出“加強數字互聯互通,建設數字絲綢之路”等20項共識。《瀾滄江—湄公河地區創新走廊建設共同倡議》中,瀾湄六國提出進一步發揮科技創新在瀾湄區域合作各項議題中的作用,加強瀾湄各國科技創新政策交流與對接。瀾湄云計算創新中心在老撾、柬埔寨、緬甸等湄公河國家落地,推動我國云計算技術與服務在瀾湄地區輻射力不斷上升,為區域數字經濟合作添磚加瓦。
數字化人才培養方面,10月26日,瀾湄流域國家資源經濟合作與數字化人才聯合培養論壇在云南普洱成功舉辦。各國高校代表達成一系列共識,簽署了“瀾湄流域國際數字人才教育聯盟”倡議,共同推動數字教育加速迭代升級。柬埔寨教育教學管理境外培訓班在金邊舉行,助力柬提升教育工作者數字化技能;柬埔寨數字科技學院舉辦數字化轉型培訓項目,上百名中小微企業管理人員完成相關課程學習。
人文交流豐富多彩
拉緊六國情感紐帶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2023年流域六國深化更具特色的人文合作,教育、文旅、體育、媒體等領域合作蓬勃開展,筑牢瀾湄國家親如一家的共同體意識。
文化旅游交流合作為地區文旅產業復蘇和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中老鐵路“黃金通道”帶動區域內跨境旅游蓬勃發展。2023年9月,泰國對中國游客實施5個月免簽政策。
2023年,杭州亞運會掀起中國與湄公河國家體育交流新高潮。瀾湄合作中國藤球公開賽在云南芒市舉行,以體育為媒搭建平臺,促進交流、拉近情感。
媒體交流深化互信合作。2023瀾滄江—湄公河合作媒體峰會舉行,共探區域媒體合作新機遇。2023“中國影像周”、中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聯合采訪活動等促進六國民眾相知、相親、相融。
中文教育、職業教育合作務實推進。瀾湄開放教育合作與交流論壇等圓滿舉辦。
首屆瀾滄江—湄公河傳統醫藥論壇召開,六國共同推動傳統醫藥事業繁榮發展。中老邊民大聯歡活動、“多彩中華?中柬友好年”文藝演出等活動書寫民心相通的動人篇章。
共建綠色美好家園
促進地區可持續發展
同飲一江水,命運緊相連。在《瀾滄江—湄公河環境合作戰略與行動框架2023-2027》指導下,六國深化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理念,開展各項合作,綠色成為次區域合作鮮明底色。
瀾湄六國持續深化水資源務實合作。第三屆瀾湄水資源合作論壇在北京召開,推動瀾湄水資源合作提質升級。瀾湄國家典型小流域綜合治理示范(三期)項目成果移交柬埔寨,為瀾湄水資源合作增添成功范例。
中越簽署《關于綠色發展、應對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加強在應對氣候變化、環境管理、塑料污染治理等重點領域務實合作。
民生合作提升幸福感
鋪就共同發展繁榮之路
瀾湄合作厚植于民,也惠之于民。2023年,中國與湄公河國家繼續開展可持續、惠民生、高質量、“小而美”的項目,讓流域內民眾實實在在感受到合作紅利,民生福祉持續改善。
瀾湄合作專項基金繼續支持湄公河五國開展民生項目?!柏S收瀾湄”項目集群持續推進,為區域農業農村現代化注入動力;“瀾湄甘泉行動計劃”在柬埔寨、老撾和緬甸等國開展技術推廣與示范,越南改善金甌省陳文泰縣慶平東社農業清潔水供應體系等項目投入使用,切實解決當地村民的飲水安全問題;“瀾湄興水惠民計劃”為湄公河國家開展了農村供水示范、小流域治理示范、水庫大壩“體檢”等10多個項目;“發展社區林業促進農林復合經營以改善社區民生”階段性總結研討會在緬甸舉行,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讓更多緬甸民眾受益;“烘焙與糕點培訓”啟動儀式暨培訓班助力緬甸培養旅游和服務業人才,提高當地青年、婦女的經濟收入,為緬甸社會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2023年,中醫醫療隊在柬埔寨開展中醫特色診療和義診科普活動,為當地醫務人員開辦專業培訓,推動建設中柬中醫藥中心。
農業合作枝繁葉茂
甜蜜成果走上各國餐桌
農業是瀾湄六國的支柱產業,也是瀾湄合作的優先領域之一。2023年,瀾湄六國農業合作領域不斷拓寬、合作規模不斷擴大、合作成果不斷涌現。
六國農業部門通過了《瀾湄農業合作五年行動計劃(2023—2027)》。中柬打造包括農業領域在內的“鉆石六邊”合作架構,探討建設“魚米走廊”。柬埔寨胡椒獲準輸華,越南榴蓮等農產品進入中國市場,瀾湄六國農產品貿易優勢互補、快速發展。
2023年,中國農業農村部牽頭實施13個“豐收瀾湄”農業合作項目,持續推進“瀾湄農業合作百千萬行動計劃”,在糧食作物、熱帶作物、畜禽養殖、漁業、質量安全、數字農業等領域與湄公河國家加強合作。舉辦第三屆瀾湄水果節,推動深化以果品為代表的瀾湄農業貿易投資合作。設立“瀾湄稻漁獎學金”,招收湄公河國家留學生來華攻讀學位。加強能力建設,培訓農業官員、技術人員和農民等1000余人次,為次區域農業綠色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繁榮培養人才。編制出版《瀾滄江—湄公河農業合作發展報告2022—2023》等知識產品,分享次區域農業農村發展經驗。
匯聚青年智慧力量
迎接瀾湄合作嶄新未來
青年代表希望,青年創造明天。2023年,中國與湄公河國家深化青年交流,為構建更加緊密的瀾湄國家命運共同體貢獻青春力量。
第二屆瀾湄青年線上座談會邀請瀾湄六國高校青年圍繞“青年參與共建‘一帶一路’”主題展開討論;第七屆瀾滄江-湄公河流域治理與發展青年創新設計大賽關注農業發展和糧食安全話題;“瀾湄青年科技領袖對話會”激勵年輕創業者投身雙創實踐。2023年瀾湄青年麗江挑戰活動,讓六國青年感受多彩文化。
青年人才培養方面,2023年瀾湄未來外交官培育計劃聚焦“打造瀾湄衛生健康共同體”“瀾湄非傳統安全合作”等內容;中方培養的老撾第一批鐵路教師回國任教,助力老撾本土鐵路人才培養。瀾湄青年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積極服務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攜手一起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