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撾人民革命黨中央政治局委員、建國陣線中央委員會主席辛拉馮于2024年1月21日至28日率團訪華,取得圓滿成功。昆明—北京—蘇州—南京—廣州—深圳,辛拉馮一行25人先后到訪6個城市,行程緊湊、日程充實,除會見座談等正式活動外,各類參訪考察活動達20余場,從現代制造業、經貿合作、城市治理,到電子商務、農業農村、歷史文化,交流廣泛而深入。一路上,辛拉馮反復強調,這樣安排非常好,滿足了我們所有要求,此行貫穿友好主基調,更是一次“學習之旅”,全團同志都感到收獲超出預期。
“從沒見過這么先進的”
8天的行程中,引起辛拉馮由衷贊嘆最多的,是中國的現代化發展程度。
在乘坐“復興號”高鐵從北京前往蘇州途中,辛拉馮對高鐵商務座車廂的設施和服務贊不絕口。車速升至350公里/小時那一刻,辛拉馮說,這速度相當于目前中老鐵路時速的兩倍還要多,比直升飛機還快。在參觀京東集團的多功能物流機器人、南方電網的超靜音低輻射變電設備、中廣核和協鑫集團的綠色低碳電力設備、比亞迪的安全可靠刀片電池和電動汽車、極飛公司的高效便捷農業無人機時,辛拉馮多次豎起大拇指,連連表示“從沒見過這么先進的”,還熱情邀請這幾家企業到老撾去考察洽談,拓展業務。
中國推進城鄉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經驗做法,也引發辛拉馮濃厚興趣。在廣州市政務服務中心,辛拉馮了解到,通過數字政府政務服務,最快半天就可完成企業注冊登記手續,他對陪同人員說,老撾在這方面要落后得多,辦個企業光走手續往往都需要半個月的時間,要改變這種狀況,中國的做法值得借鑒,特別要推動更多老撾年輕人到中國來學習。他一邊觀摩廣州市智慧交通指揮系統演示,一邊仔細詢問系統對減少交通事故的作用和線纜鋪設等情況,感嘆道,萬象市和老撾其他城市市政交警等部門應該派人到廣州來看一看。
“這才是現代農村發展應有的樣子”
黃龍峴是南京市江寧區牌坊行政村下轄的一個自然村,全村2155人。黃龍峴村民人均純收入2012年僅為1.8萬元,2022年躍升至11.2萬元,戶均收入超過30萬元,這與村里大力發展休閑旅游、茶產業密不可分。聽完村黨支部書記的介紹,辛拉馮和代表團興致勃勃地漫步黃龍峴民俗街,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融傳統與現代風格于一體的群眾休閑場所,電商超市里琳瑯滿目的特色農產品,大家一路歡笑、流連忘返。
辛拉馮對村黨支部書記說:“這里有山有水,2000多村民都富起來了,實現了小康,你們真厲害!看到這里發展得這么好,我們都非常羨慕。我想,這才是現代鄉村發展應有的樣子。祝你們的生活蒸蒸日上!”
辛拉馮問村里的人,到這兒旅游的外國游客多不多、老撾游客多不多,并表示回國后要幫助宣傳推廣,讓更多老撾人來這里看看,不是來看風景,是來學“真經”。
“我想我可能弄明白什么是中國夢了”
辛拉馮在深圳對陪同人員說,他2000年就到深圳來過,當時是因為老撾要建立經濟特區,專程來考察學習的,給他印象最深刻的是鄧小平同志的那幅題詞。在參觀“從先行先試到先行示范——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展覽過程中,他看到有一幅鄧小平同志題詞的照片,便招呼隨行的老撾計劃投資部經濟特區管委會和萬象市經濟特區管委會負責同志過來,在照片前合影留念,勉勵大家從鄧小平同志的題詞中汲取力量,不忘建立經濟特區的初心,堅定信心,時時保持革新發展的精氣神,把老撾的經濟特區建設得更好。在深圳前海石公園,辛拉馮詳細了解前海的土地開發和招商引資政策,指示代表團工作人員做好記錄,認真研究吸收,結合老撾實際加以運用。
辛拉馮多次向中國企業推介老撾豐沙里和烏多姆塞兩省。他說,根據老撾人民革命黨統一安排,我作為中央政治局委員負責指導這兩個省的扶貧開發工作,兩省都與中國接壤,現在還相對貧困,但自然條件、資源稟賦都非常好,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前往投資興業,這兩個省一定會發展得越來越好、越來越快,當地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必將早日變為現實。
在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和南京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辛拉馮邊聽講解邊向工作人員提問,不時駐足凝視,或點頭稱是、或低頭沉思。辛拉馮表示,實現國家發展、人民幸福是中國夢和老撾夢的共同目標,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歷程十分偉大、十分不易,特別是新時代以來中國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是中國共產黨牢記并踐行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初心使命的最佳寫照。抵達廣州當天晚上,代表團乘船夜游珠江,望著燈火璀璨的羊城夜景,辛拉馮動情地說:“我想我可能弄明白什么是中國夢了。”
“老中友誼萬歲!”
辛拉馮表示,要更加堅定地推進老中友好事業,為構建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的老中命運共同體多作貢獻。老中山水相連、地緣相近,應該常來常往。
代表團成員、老撾建國陣線中央常務副主席因拉萬談及,她曾在廣西南寧“六七”學校學習。幾年前她回訪“六七”學校舊址,見到了當年的老師、保育員、宿管,盡管多年未見,但見面時還是一眼就認出了對方,大家相擁而泣,暢敘友情。在“六七”學校的學習經歷,讓她對中國由衷親近、充滿感情。
辛拉馮多次憶起自己擔任7年老中友好協會會長期間的經歷,強調他跟中國的“緣分”。他說,他的三個孩子都學過漢語。這次把兩個兒子帶來,就是要表明推動老中友誼世代傳承的堅定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