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瀾湄周”之際,中國駐峴港總領事董碧幽在越南《峴港報》、《承天順化報》、《廣義報》發表署名文章《攜手構建更為緊密的瀾湄國家命運共同體——慶祝瀾湄合作啟動八周年和2024年“瀾湄周”》,全文如下:
瀾滄江—湄公河自唐古拉山起源,蜿蜒流經中國、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越南,哺育了流域億萬民眾,孕育了瀾湄國家各具特色而又相親相近的文化。同飲一江水,命運緊相連。地理上的聯系、發展的現實需要和共同的風險挑戰讓六國緊緊團結在一起,瀾湄合作應運而生。啟動8年來,瀾湄合作發展迅速、成果顯著,成為最具活力和發展潛力的區域合作“金色樣板”。
——高層引領合作戰略方向。中國與湄公河國家領導人頻密互動,為瀾湄合作領航定向,確立了政治安全、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社會人文三大支柱以及互聯互通、產能、跨境經濟、水資源、農業和減貧五個優先合作方向,并持續拓展新合作領域。在去年底舉行的瀾湄合作第四次領導人會議上,六國領導人共同擘畫合作新藍圖,發表《瀾湄合作五年行動計劃(2023—2027)》,同意進一步推動瀾湄合作走深走實,打造瀾湄經濟發展帶,構建瀾湄國家命運共同體。
——聚焦發展增進民生福祉。數百個瀾湄合作專項基金項目相繼落地,“瀾湄農業合作百千萬行動計劃”為湄公河國家培訓了千余人次農技人員,“瀾湄興水惠民計劃”、“綠色瀾湄計劃”等惠國惠民合作項目穩步推進。六國共同推進瀾湄水資源合作信息共享平臺建設,中方通過瀾滄江水電站科學調度,助力下游國家防汛抗旱減災。今年,第二屆瀾湄水資源合作部長級會議將在越南召開,相信會議將就水資源領域合作達成更多共識,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開放包容推動交流互鑒。瀾湄合作是六國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機制,秉持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精神,積極推動同東盟、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湄公河委員會等機制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協調發展,并歡迎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國際組織和機構積極參與瀾湄合作,齊心協力推動發展,造福流域各國人民。
去年底,習近平總書記同阮富仲總書記在河內共同宣布構建具有戰略意義的中越命運共同體,標志著中國同湄公河國家在雙邊層面實現了命運共同體建設全覆蓋,進一步助力瀾湄國家命運共同體建設取得新進展。越南中部地區區位優勢突出,在旅游、物流、清潔能源、數字化轉型等領域蘊含強勁發展潛能,與瀾湄機制下步重點推動方向高度契合。中方愿同越南中部各省市一道,聚焦重點領域,發揮平臺作用,拓展深化合作,讓瀾湄合作成果更多惠及中部地區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