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瀾湄合作啟動八周年,也是中老關系提升為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15周年、中國—東盟人文交流年和老撾旅游年。
4月13日,正值中老鐵路國際旅客列車開行一周年,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的中老兩國學生在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上海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和本校大力支持下,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2024"瀾湄周"特色活動——"我們和中老鐵路的故事"青年訪談。活動以"心與心相通一起向未來"為主題開展。來自湄公河五個國家留學生代表以及國內外相關專家學者等線上線下30余人參加活動,網絡直播端共有千余人次在線觀看。
"心與心相通"青年對話訪談
"心與心相通"主題主要以青年對話訪談形式開展,共分為大道之行、筑夢鐵路、民心相通和友誼長存四個主題。
在"筑夢鐵路"主題對話環節,老撾籍研究生李東以其獨特的視角分享了學習生活、專業和社會實踐活動、難忘經歷以及各地風土人情。
在"民心相通"主題對話環節,四川師范大學教師孫紅林和貴州民族大學博士羅文共同分享了他們與中老青年學子以及中老鐵路的故事。他們用親身經歷講述了中老鐵路的發展歷程,激勵更多學子為鐵路事業貢獻力量。
在"友誼長存"主題對話環節,中老青年學子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表明中老鐵路不僅創造了更多機會,也增進了與各界的深厚情誼。
以鐵路為媒"一起向未來"
"一起向未來"主題主要包括嘉賓點評、鐵路書籍捐贈、云游中老鐵路特色展示和尋訪中老鐵路研學實踐活動四個環節。
在嘉賓點評環節,上海國研院老師周士新指出,中老鐵路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具體實踐范例,已經成為老撾非常重要的一個名片。老撾通過中老鐵路與中國合作促進區域互聯互通走在東盟國家最前列。
在鐵路書籍捐贈環節,來自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的符潔文工程師講述了他和老撾留學生們結緣的故事。他希望通過捐贈中國高鐵創新技術叢書為同學們開闊視野、學習交流和未來工作提供幫助。
在云游中老鐵路特色活動展示環節,中老青年學子結合老撾宋干節祥和新年氛圍,帶領大家感受中老鐵路如何方便兩國人民出行、促進當地經濟發展以及改善人民生活。
在"尋訪中老鐵路"活動啟動環節,上海友協亞洲處副處長黃仰冰表示,中老青年通過對話交流,展現了他們的熱情和真誠,讓大家真切體會到"一帶一路"的互聯互通,體會到從鐵路聯通到民心相通的深遠內涵和意義。上海友協和學校還將繼續依托"一帶一路"瀾湄鐵路互聯互通中心平臺,開展一系列的"請進來"和"走出去"的活動。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大道之行筑夢鐵路"公益團隊新老兩任隊長在所有見證者的注視下完成隊旗交接儀式。
聯合采訪:同飲一江水,瀾湄一家親
活動結束后,新華社和中新社記者對中老泰三國青年學生代表進行了聯合采訪。參加本次活動的上海師范大學會展專業三年級學生泰國留學生蓬娜帕說,去年暑假和今年初的寒假,她已兩次前往老撾觀光考察,兩次都乘坐了中老鐵路列車,親身體驗到中老鐵路帶來的便利了。她十分希望中國的高鐵技術盡早在泰國開花結果,希望中老鐵路延伸至泰國,讓瀾湄合作的積極影響進一步擴大。
據悉,自中老鐵路開通運營以來,熱度持續走高,累計發送旅客3180萬人次,發送貨物3600萬噸,呈現客貨兩旺態勢。隨著國際旅客列車的開行,中老鐵路也開啟了全新篇章。截至目前,中老鐵路國際旅客列車累計開行超過700列,吸引來自87個國家和地區的18萬人次旅客跨境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