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6日,瀾滄江-湄公河合作(簡稱瀾湄合作)第九次外長會在泰國清邁舉行。今年是瀾湄合作倡議提出10周年,瀾湄合作機制于2014年11月由中國首次提議建立,于2016年3月由中國、柬埔寨、老撾、緬甸、泰國、越南六國共同啟動。瀾湄合作作為新型次區域合作機制從無到有、快速發展,自成立以來,機制建設、戰略規劃、資金支持、務實合作均取得顯著進展,為地區發展注入了新的“源頭活水”,給各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推動瀾湄國家命運共同體建設不斷結出碩果。
弘揚瀾湄精神,有力凝聚合作共識。習近平主席強調,合作才能辦成大事,辦成好事,辦成長久之事。瀾湄六國同為發展中國家,具有強烈的求團結、謀合作、促發展的愿望,深知團結合作才能應對發展挑戰。瀾湄六國秉持“發展為先、平等協商、務實高效、開放包容”的瀾湄精神,共同發起和推進瀾湄合作,攜手推動經濟發展,維護地區和平穩定,不斷深化人文交流,保持了瀾湄合作高水平發展,推動瀾湄合作成為次區域最具活力的新興合作機制之一。瀾湄精神指明了流域各國開展互利合作的基本原則,高度概括了瀾湄六國的合作經驗,為六國共同邁向現代化凝聚合作共識、提供精神指引。中國同湄公河五國的戰略互信不斷加深,實現雙多邊命運共同體全覆蓋,共同走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前列。
深化務實合作,有力促進地區發展。瀾湄國家扎實推進務實合作,在互聯互通、產能合作、跨境經濟、水資源、農業和減貧六個優先領域合作持續深化,通過瀾湄合作專項基金支持大量務實項目落實落細,有力促進地區國家可持續發展,為東盟乃至全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互聯互通水平顯著提升,中老鐵路、中泰鐵路、金港高速等戰略項目持續釋放黃金大通道綜合效應;瀾湄甘泉行動、豐收瀾湄、綠色瀾湄計劃等項目集群成果亮眼,造福民生,瀾湄合作機制成長為改善民生、聚焦發展的重要次區域平臺。
著眼和平穩定,有力維護地區安全。政治安全是瀾湄合作的三大支柱之首,瀾湄國家安全合作取得積極成效,有力維護區域和平、穩定與繁榮。瀾湄六國有效依托瀾湄綜合執法安全合作中心等平臺,積極探討六國執法部門定期會商機制,深入推進“平安瀾湄行動”,攜手應對瀾湄次區域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挑戰,堅決打擊電詐網賭等次區域跨境犯罪,維護地區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此次外長會通過了打擊跨境犯罪合作的聯合聲明,是瀾湄國家攜手應對風險挑戰的又一成果。當前國際形勢變亂交織,不確定難預料因素明顯增多,瀾湄國家還將繼續深化安全合作,共同為維護地區和平、穩定作出積極貢獻。
厚植瀾湄文化,有力深耕人文交流。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扎實的民意基礎是瀾湄合作的根本保障。瀾湄流域六國共同培育了“平等相待、真誠互助、親如一家”的瀾湄文化,在旅游、體育、媒體、地方、高校、青年等領域開展了形式多樣、有聲有色的人文交流,讓六國人民好上加好、親上加親。在文旅領域,瀾湄國際影像周、瀾湄視聽周、瀾湄國際電影周等精彩呈現,瀾湄旅游城市合作聯盟即將落戶重慶,為瀾湄國家人文交流提供重要平臺;在衛生領域,“光明行”“愛心行”等行動獲得高度評價,成為瀾湄國家民心相通的典范;在教育領域,瀾湄學院、瀾湄職業教育培訓中心等不斷完善,有力加強瀾湄國家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合作。人員往來和文化交流拉緊了六國民眾相知相親的情感紐帶,提升了瀾湄國家親如一家的共同體意識。
瀾湄流域六國“同飲一江水,命運緊相連”,是天然的合作伙伴,是永恒的友好鄰邦。中國愿同湄公河國家共同打造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示范區、全球發展倡議先行區、全球安全倡議實驗區和全球文明倡議首善區,助力構建更為緊密的瀾湄國家命運共同體。
作者:張玉環,習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