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第三屆亞洲國際水周邊會—瀾湄全流域水治理與保護研討會在北京成功舉辦。中國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主任劉冬順出席會議開幕式。中國外交部亞洲司公使銜參贊趙承剛,中國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副主任吳道喜,泰國國家水資源辦公室秘書長蘇拉斯里·基迪蒙頓,老撾自然資源與環境部水資源司副司長金康·曼尼等出席會議并致辭。來自中國、柬埔寨、老撾、緬甸、泰國和越南等國家以及相關國際組織的70余名代表出席研討會。瀾湄水資源合作中心主任周智偉主持開幕式,水利部農村電氣化研究所所長徐志峰在閉幕會上作總結講話。
外交部亞洲司公使銜參贊趙承剛回顧了瀾湄合作機制取得的積極進展,充分肯定了瀾湄水資源合作取得的顯著成效,高度贊揚"瀾湄甘泉行動"等直接惠及民生的"小而美"項目穩步實施,造福了沿岸各國人民。
他表示,瀾滄江-湄公河是中國與流域國家共同的寶貴資源。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江河保護治理,在習近平總書記治水思路指引下,中國在水資源開發利用、江河流域生態保護、水旱災害防御等方面取得長足進展。中方愿同湄公河國家一道,落實好瀾湄合作第四次領導人會議和第九次外長會重要共識,特別是《關于深化瀾滄江-湄公河水資源合作的倡議》,積極開展技術交流,分享治水經驗,進一步推動水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防災減災、能力建設等全流域治理合作。
吳道喜在致辭中指出,瀾湄合作機制成立8年來,在外交部、水利部的指導下,長江委充分發揮技術和人才優勢,積極與湄公河國家有關部門和單位開展技術交流與合作,面向湄公河國家先后舉辦了防汛抗旱、水資源管理、農業灌溉、水土流失防治、河流治理等領域的培訓交流活動,為湄公河國家提供1000余人次來華培訓交流的機會,承擔了老撾國家水資源信息數據中心建設、"瀾湄甘泉行動"、小流域綜合治理、山洪災害防治、水文氣象預報等20多個"小而美"水利項目,為構建更加緊密的瀾湄國家命運共同體作出了積極貢獻。
他表示,近期,為減輕臺風"摩羯"帶來持續暴雨給湄公河沿岸造成的防洪壓力,長江委積極協商華能瀾滄江公司,科學調度瀾滄江梯級水電站攔蓄上游洪水,景洪電站出庫流量一直維持較低水平,目前萬象至那空帕儂河段持續高水位逐漸下降。這充分證明加強全流域治理,對于提升流域水安全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泰國和老撾代表欽佩中國在習近平主席治水思路指引下水治理與保護取得的顯著成就,高度贊賞瀾湄水資源合作取得的積極進展,對中國在瀾滄江流域科學調度瀾滄江水庫,幫助湄公河國家加強能力建設等方面作出的努力表示感謝;表示愿與中國加強治水思路與實踐交流,在瀾湄合作機制下,積極推動瀾湄全流域治理交流和合作,促進瀾湄水資源可持續管理與利用,更好地造福流域各國人民。
本次研討會由瀾湄水資源合作中心與水利部農村電氣化研究所共同舉辦。研討會期間,柬埔寨、老撾、緬甸、泰國和越南代表分享了各自國家水資源管理的經驗。瀾湄中心代表介紹了瀾湄流域水文條件變化及其適應策略聯合研究進展,中水北方勘測設計研究有限公司介紹了瀾湄地區水利技術標準交流互鑒,斯德哥爾摩環境研究院亞洲中心代表介紹了瀾湄基金項目實施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