瀾湄江水,源遠流長。在剛剛結束的2024瀾湄旅游城市合作聯盟交流活動中,瀾湄六國成員城市、領軍企業、行業協會代表,有關國際組織及媒體代表、專家學者約200名嘉賓齊聚一堂,相聚重慶,共同商討旅游發展大計,描繪區域旅游合作的新藍圖。
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國家自古就山水相連、人文相親、民心相通。瀾湄旅游城市合作聯盟,像一艘友誼之船,承載著各國深厚的紐帶和情感,助力瀾湄旅游駛向更加光明的未來……
而從這艘“友誼之船”的合力打造到徐徐啟航,重慶就在主動而全面地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通過本次交流活動,可以看到,在推動瀾湄旅游城市合作中,重慶持續發揮承東啟西、連貫南北的樞紐作用,為瀾湄六國交流與合作搭建新平臺、提供新動能、拓展新空間,取得了積極成果……
形式更豐富
2016年3月,瀾湄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達成共識,將“建立瀾湄旅游城市合作聯盟”納入《瀾湄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三亞宣言》。
此后,圍繞瀾湄合作,六國開展了多形式的活動——先后舉辦瀾湄旅游城市合作聯盟大會暨瀾湄市長文化旅游論壇、2023瀾湄合作機制下跨境旅游合作高級研修班等系列交流活動,赴澳大利亞等國開展瀾湄旅游聯合營銷……以務實舉措不斷拓展交流渠道,充分展現瀾湄多樣化城市魅力,為六國旅游合作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重慶作為聯盟首批中方成員城市,近年來持續深化與湄公河五國在文化和旅游領域的交流合作。
此次交流活動于11月25日至30日在重慶舉行,和以往交流活動相比,形式更加豐富,資源的共享與整合力度更大。
期間舉辦了洽談交流、政策宣講、文旅推介、考察踩線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子活動,為參會嘉賓提供了更加廣泛深入的交流平臺,讓他們能夠身臨其境地感知重慶及瀾湄各國的獨特魅力。
此外,活動還發布了《瀾湄媒體旅游推廣合作倡議》,旨在借助媒體平臺的力量,將各國豐富的自然風光、深厚的文化底蘊、獨特的民族風情推向國際市場,吸引更多國際游客,提升瀾湄旅游在國際市場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這些豐富形式不僅促進了瀾湄六國之間的旅游合作,也為各國帶來了更多的旅游業發展機會。
交流更親密
作為中國西南的重要城市,重慶坐擁迷人的自然風光與斑斕的民族風情,正日益成為連接中國與東南亞的重要橋梁。
在此次交流活動中,重慶以其獨特的城市風貌和豐富的旅游資源,吸引了眾多嘉賓的目光。從兩江交匯的壯麗景色,到歷史悠久的文化遺跡,再到地道的重慶美食,無不讓人流連忘返。
參會代表們在“兩江游船”上觀看重慶特色文藝表演,品嘗重慶“渝”味360碗特色美食;在大足石刻邊走邊看,感受世界非遺魅力;在釣魚城、偏巖古鎮等地漫步,深入體驗重慶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這些體驗為嘉賓們提供了寶貴的旅游合作靈感。
“這是我首次訪問重慶,這座城市的規模和獨特性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越南新聞工作者協會常務副主席阮德利說,中越兩國有著傳統、深厚、悠久的友誼,雙方媒體長期以來也保持著合作。未來,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進一步加強交流,推動城市發展和文化旅游等領域的合作,展示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并關注文化旅游資源的推廣。
阮德利認為,重慶擁有眾多獨特的景觀和著名遺跡,可以加強國際傳播力度,向越南民眾推廣介紹,增進兩國人民的交流與往來。
合作更深入
旅游業一直是瀾湄合作的重要基石。
2019年,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雙向游客總量超過6500萬人次。其中瀾湄國家間的游客往來尤為頻繁。中國成為柬埔寨、老撾、緬甸等國的重要客源市場,而湄公河國家也為中國入境旅游市場作出了重要貢獻。
全球湄公河研究中心(中國中心)秘書長杜蘭認為,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瀾湄地區的旅游合作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瀾湄地區的旅游資源豐富多樣,從中國的壯麗山河到東南亞的熱帶風情,從古老的文化遺產到現代的都市風光,為游客提供了多元化的選擇。
她希望瀾湄地區探索旅游合作新模式,包括深化現有旅游布局,完善旅游基礎設施,探索社區旅游。同時,瀾湄旅游城市合作聯盟機制的完善,將推動瀾湄國家在旅游線路設計、營銷推廣、產品創新、人才培訓等領域加強合作。
未來,瀾湄地區將探索旅游合作新模式,深化現有旅游布局,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并依托中老鐵路及其未來延伸至泰國的部分,共同設計旅游線路,打造旅游新業態。同時,充分利用邊境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旅游文化資源,推動打造瀾湄國家特色文化旅游示范區。
據統計,2024年前三季度,入境中國游客達9462.83萬人次,同比增長78.8%;中國內地居民出境旅游達9202.97萬人次,同比增長48.1%。瀾湄六國旅游業正呈現出快速復蘇、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
以旅游為紐帶,瀾湄合作“友誼之船”正向世界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