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在第八個“瀾湄周”來臨之際,中國駐緬甸大使馬珈在緬甸官媒《緬甸環球新光報》《鏡報》《妙瓦底報》發表題為《攜手開創瀾湄合作更加美好的明天》的署名文章。文章表示,瀾湄合作啟動以來,始終堅持發展為先、民生為本的初心,貫徹睦鄰友好原則,踐行互利共贏、開放包容的理念,發展迅速,成果顯著,已成為地區合作的“金色平臺”,有力促進了地區團結與發展。2025年全國兩會強調,中國將始終堅持對外開放不動搖,與周邊國家共享更多發展紅利,為瀾湄合作帶來新機遇。今年是中緬建交75周年,中方愿同緬甸各界并肩攜手,在共同追求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守望相助,共同開創中緬關系及瀾湄合作更加美好的明天。
文章全文如下:
3月17日我們迎來第8個“瀾湄周”。瀾湄合作啟動以來,發展迅速、成果顯著,已成為地區合作的“金色平臺”。我任中國駐緬甸大使半年多時間里,出席了7個瀾湄項目的活動,實地考察多個項目,親眼目睹了瀾湄合作在緬甸這片金色土地上結出的累累碩果,切身感受了瀾湄合作的速度、力度和深度,“金色平臺”的“含金量”成色十足。
瀾湄合作始終堅持發展為先、民生為本的宗旨和初心,接地氣、惠民生、見實效。中方出資設立的瀾湄合作專項基金支持緬甸開展了118個項目,其中72個已結項,重點解決民眾飲水、用電、減貧、增收等發展和民生問題。在基金支持下,撣邦貢千、實島、皎多村近2000名村民喝上了干凈飲用水;德林達依省博賓縣甘莫基、耶甘基村2700名村民通過太陽能微電網實現24小時供電,降低用電成本60%以上;咖啡、橡膠、水果、桑蠶、水產品等種植養殖項目向數萬名農戶免費提供優質種苗、培訓,幫助增產增收,提升技能,促進就業。一個個“小而美”項目托舉著緬甸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幫助他們建設美好家園。
瀾湄合作始終貫徹睦鄰友好原則,合作中有商有量,交往時有情有義,充分照顧彼此舒適度,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支持彼此走符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緬甸各瀾湄項目的實施方從緬甸人民現實需要出發開展合作,具有充分自主權。中國大使館立足項目實施方、參與方和受益方需求,與緬甸瀾湄合作國家協調機構密切配合,協調中國專家、技術人員、企業等為項目提供幫助,共同推動項目取得更多成果。
瀾湄合作始終踐行互利共贏、開放包容的理念和方向,不搞封閉排他的“小圈子”,而是開放大門、推動合作,與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三河流域機制等相互促進、協調發展,共同助力地區共同體建設,為完善區域治理貢獻“瀾湄方案”和“瀾湄智慧”。
過去9年來,在六國領導人戰略引領下,瀾湄合作機制建設日益完善,合作領域持續拓展,內生動力不斷增強,有力促進了地區團結與發展。六國政治互信持續深化,實現雙多邊命運共同體建設全覆蓋,共同走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時代前列。共謀發展的動能日益強勁,中國和湄公河五國貿易額突破2000億美元大關,比10年前翻一番,中老、中泰鐵路、金港高速等鋪就“黃金大道”,高鐵對接、機場聯通、數字賦能,跑出現代化的瀾湄加速度?!盀戜厍檎x”更加深厚,“太陽村項目”照亮千家萬戶,“甘泉行動”讓上萬村民喝上干凈飲用水,“瀾湄光明行”使成百上千白內障患者重見光明,中國頒發的“瀾湄簽證”推動六國人民越走越親?!捌桨矠戜亍苯ㄔO走深走實,2024年瀾湄執法合作中心“海鷗”聯合行動逮捕犯罪嫌疑人7萬余名,有力守護了地區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切實維護了地區安全穩定。
不久前勝利閉幕的中國全國兩會強調,中國將始終堅持對外開放不動搖,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王毅外長在兩會記者會上特別提到,中方將繼續擴大對周邊國家的開放包括單邊開放,與周邊國家共享更多發展紅利。這將為本地區和世界注入新動力,為瀾湄合作帶來新機遇。今年是中緬建交75周年,兩國關系站上新的歷史起點。相信我們在深化瀾湄合作的過程中,也將推動兩國關系取得新發展。
緬甸有句諺語:“想,要壯志凌云;干,要腳踏實地。”中方愿同緬甸各界并肩攜手,在共同追求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守望相助,共同書寫中緬、瀾湄命運共同體新篇章,共同開創中緬關系及瀾湄合作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