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育才學校舊址,在泛黃照片與褪色課本中,感受兩國老一輩革命領導人的深厚友誼;走進創新創業基地,在熱鬧的跨境電商直播間里,體驗攜手奔赴現代化的同頻共振……友誼的種子跨越語言的障礙,在青年心中生根發芽。
5月17日至23日,越南青年“紅色研學之旅”首場活動暨“沿著胡伯伯的足跡”研學營在廣西、廣東舉辦,中越兩國青年一路同行,共同探尋中越友好的紅色基因,感受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成就,攜手為構建具有戰略意義的中越命運共同體凝聚青春力量。
這是一次紅色基因的傳承。
20世紀50至70年代,受戰爭影響,越南一批學校遷到廣西辦學,數千名越南學生在中國度過難忘的青春歲月。在位于廣西桂林的廣西師范大學育才校區的越南學校紀念館內,館長閉彥龍指著一張張黑白照片,講述著越南青年在此求學的往事:“來這里讀書生活的越南朋友,大多是初、高中學生。他們結束學業后,有的踏上了戰場,有的選擇進入大學繼續深造,每年都會有人回來看看,激動地指著這兩棟樓說,這是他們當年住宿的地方?!?/p>
一旁,越南青年圍成一圈認真聆聽,仔細觀看展陳的教材。參觀結束后,不少人排隊與展廳的胡志明同志雕像合影,分享給家人朋友。
越南諒山師范高等??茖W校團委副書記黃氏碧葉說,育才學校的參觀讓她印象深刻:“我們從小學到高中都在學習胡伯伯的歷史,關于胡志明在中國的歷史,只能通過一些傳記了解。這是我第一次更深入地了解胡志明在中國的情況?!?/p>
在廣州,兩國青年一同參觀越南青年革命同志會舊址,回顧20世紀中越革命先驅并肩戰斗、探尋救亡圖存道路的崢嶸歲月,并前往廣州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祭拜越南范鴻泰烈士墓。越南青年農寶孟感慨道:“范鴻泰為兩國革命獻出生命,烈士的熱血早已融進這片土地。紅色江山來之不易,兩國青年更應攜手守護好這份珍貴的革命遺產?!?/p>
這是一堂創新發展的實踐研討課。
在新能源汽車研究院,試駕一輛智能新能源汽車;走進直播基地,感受屏幕后琳瑯滿目的商品;深入中國首個跨境旅游合作區,實地體驗“一瀑跨兩國”。這次旅途中,不少越南青年捕捉到中越密切合作帶來的新機遇,冒出了“新點子”。
從事旅游業逾十年的越南高平省西貢—板約有限責任公司副經理范泰興說:“中越兩國距離相近、文化相通,越來越多中國游客走進越南,也有很多越南游客來到中國。作為旅游從業者,現在我的生意越來越好,對發展前景很有信心,也將設計更多新路線滿足游客需求。”
AI時代青年機遇與挑戰、青年志愿服務與社會責任、青年助力鄉村振興……研討會上,各行各業的中越青年圍繞青年發展、創新創業、青年工作、經貿合作等主題各抒己見,暢談心聲。海防市越南創業股份公司經理陶輝祿對兩國人工智能領域的合作滿懷期待:“已經有人工智能方面的中國企業來和我們公司洽談交流,我希望在物流等領域與這類中國企業展開合作?!?/p>
這是一段心手相牽的旅程。
在漓江的游船上,越南青年丁氏月戴上眼鏡,一字一句讀著中文,遇到不會的詞語,便立馬請教坐在對面的中國青年。
“我在河內學了兩年中文,很開心這次有機會能和你們交流,我還會唱很多中文歌。”丁氏月邊說邊請剛認識的中國朋友打開手機音樂播放器,邀請同行的中越青年進行一場中國歌曲大合唱。
這一幕深深打動了中國青年盧雨桐:“我非常珍惜參加這次活動的機會,相信這次活動結下的友誼會永遠留在我們心間?!?/p>
“我深刻感受到中越青年不僅共享著歷史記憶,更以相互理解、尊重與合作的態度,共同描繪充滿希望的未來圖景。這正是我們攜手書寫中越友好故事新篇章的堅實基礎?!痹侥锨嗄耆羁僬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