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摯的友誼勝過稀世寶石”——《胞波心語——中緬建交七十五周年故事集》在仰光發布

2025-06-23 20:45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6月18日,《胞波心語——中緬建交75周年故事集》發布會在緬甸仰光舉行。中國駐緬甸大使馬珈、緬甸宣傳部長貌貌翁、仰光省首席部長梭登及中緬友好人士300余人出席。

中緬兩國交往史綿延兩千多年,建交已走過75載春秋。在這漫長的歲月里,無數動人的故事在兩國人民之間靜靜流淌,如涓涓細流匯聚成友誼的江河。故事集正是兩國人民親密無間的生動寫照,用文字共同鐫刻跨越時空的溫暖記憶。

圖為當地民眾閱看書籍介紹。陳曉陽攝/光明圖片

馬珈表示,故事集旨在記錄和傳播兩國人民的深情厚誼。希望雙方發掘和書寫更多中緬友好故事,攜手奔赴美好未來。貌貌翁表示,中國許多優秀著作在緬甸廣為人知。故事集感人肺腑,愿進一步深化兩國人文交流。

這本故事集共分為五個篇章:守望相助篇以3月28日緬甸7.9級強震為背景,再現中緬兩國患難與共、守望相助的感人場景。中國救援隊第一時間奔赴災區的身影,成為這一篇章最動人的注腳。

流金歲月篇帶領讀者穿越歷史長河,重溫兩國老一輩領導人頻密互訪的歷史佳話。這些珍貴的歷史不僅見證了兩國關系的穩步發展,更為后人樹立了國與國之間友好交往的典范。

攜手合作篇聚焦“一帶一路”倡議與中緬經濟走廊建設的豐碩成果,用一個個具體的合作項目,生動描繪出兩國合作的壯美畫卷,展現攜手共建美好未來的光明前景。

文緣相通篇以細膩的筆觸記錄兩國人文交流的點點滴滴,從《紅樓夢》的緬文譯本在緬甸廣泛傳播,到供奉在北京靈光寺的佛牙舍利先后四次赴緬甸供奉巡禮,再到中國教師在緬甸悉心推廣華文教育,人文交流成為跨越語言障礙、溝通兩國人民心靈的重要橋梁。

民心相親篇通過一個個鮮活生動的故事,深入展現兩國人民心心相印的深厚情誼,用真情實感譜寫胞波情誼在新時代的動人樂章。這些故事或溫馨感人,或激勵人心,都充分體現了兩國人民跨越國界的友情。

發布會上,緬甸作家敏敏登的發言讓現場聽眾為之動容。她表示,中緬兩國山水相連,雙方是近鄰、是親人、是兄弟、是摯友。幾千年來兩國友好相處,和睦共存,這份友誼歷久彌堅,任何艱難險阻都無法撼動,堪稱真正牢不可破的珍貴友誼。

敏敏登回憶了2024年作為緬甸作家協會友好訪問團成員訪華的經歷。她表示,此次中國之行不僅讓她親眼見證了中國在科技與工業領域的飛速發展,更讓她深深感動于中國人民的精神境界。她說,中國人民對祖國的忠誠、對發展的熱忱,都讓她深受觸動,獲益良多。

華裔作者李莉莉的發言同樣觸動人心。作為在緬甸土生土長的華人,她對出生國緬甸和祖籍國中國都懷著特殊而深厚的情感。她回憶說,從曼德勒外國語大學畢業后,她有幸前往北京,在中央民族大學攻讀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正是家人言傳身教,讓她從小就精通中緬雙語,也讓她深深懂得要同時熱愛緬甸和中國。

李莉莉回顧了自己參與志愿服務的寶貴經歷。2017年在北京求學期間,當她得知首批12名緬甸先天性心臟病患兒抵達北京接受治療的消息后,立即和其他緬甸留學生組成志愿者團隊,主動為這些孩子和家屬提供醫療翻譯、生活照料等服務。她還提到,今年3月28日強震發生后,她和家人在曼德勒經歷了露宿街頭的艱難時刻,但就在3月30日凌晨,當她們還驚魂未定時,就親眼看到中國救援隊第一時間奔赴震區開展緊急救援工作,那種感動至今難以忘懷。

在緬甸有一句廣為流傳的俗話:“真摯的友誼勝過稀世寶石?!边@句話道出了友誼在緬甸人心中的地位。在中緬建交75周年這一重要節點,《胞波心語——中緬建交75周年故事集》的發布,不僅是對兩國過往深厚友誼的珍貴記錄和生動詮釋,更承載著對未來合作發展的美好期許和堅定信心。

中緬友誼的動人故事還在繼續書寫,新的篇章正在徐徐展開。與會各界人士紛紛表示,希望雙方繼續發掘和書寫更多友好故事,讓胞波情誼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絢爛的光彩,也希望通過這本充滿溫度的故事集,有更多朋友深入了解兩國人民相知、相親、相融的歷史過往,成為胞波友誼的傳承者、促進者和守護者,讓這份深情厚誼世代相傳,歷久彌新。

欧美一级视频免费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最好精华液,aa日韩免费精品视频一,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女国产乱
>